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流动性趋紧 钢贸商贷款回笼最主要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贸商,钢材市场  发布时间:2013-07-02

  “银行闹‘钱荒’,钢贸商绝不能跟着慌,把好货款回笼关最关键、最重要。”这是6月27日《中国冶金报》记者在辽宁省朝阳市和凌源市钢材市场了解到的钢贸商心态。

  朝阳市和凌源市钢材市场约有150多家钢贸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散户,靠自己的资金起家,靠经营收入滚动式发展,较少使用银行贷款,即使贷款额度也不大,因此资金链的前端风险较低。但近期,沸沸扬扬的银行业“钱荒”也引起了该地区钢贸商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朝阳钢贸商欧先生和沈先生认为,从经济整体来看,银行业“钱荒”不见得是坏事,因为这些年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遗留的矛盾和积累的泡沫等需要认真清理、整顿。只有把这些东西处理好了,才有利于今后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中小型钢贸商银行贷款占经营资金总量比重很低,因此并不担心资金链的前端,而是更多关注房地产业、制造业等客户,如果客户们出现问题会影响其货款回笼。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钱荒”预示中国货币政策已开始由数量调控逐渐转向质量和结构的优化。由于“钱荒”,多家银行放慢信贷节奏,房地产业首当其冲。一旦资金收紧,房地产业的涨幅肯定会被抑制。目前内地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仍然是其主要融资来源。随着今后一段时间银行的流动性紧缩超出预期,众多房地产企业的银行贷款融资也将告急。这对于房地产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冲击。而房地产业又是钢材消耗的主要行业,国内的建筑钢材有一半用于房地产业,因此可以认为,“钱荒”冲击房地产业,波及钢铁业,对钢材市场的影响不小。

  凌源钢贸商陈先生和刘先生认为,面对银行业“钱荒”,中小型钢贸商最关键的是要把好货款回笼关。陈先生告诉记者,去年房地产开发商赊欠了他600多万元的建筑钢材货款,到年底仅清回了50%左右。今年以来,他多次与开发商交涉、清欠,第一季度回笼了200万元左右,还有100余万元一直拖到现在,近期开发商仍然前来索货,但都被他婉拒。陈先生表示:“在银行业‘钱荒’面前,钢贸商无法控制其他因素,但是可以管好自己。我们的经营策略就是稳定心态,坚持零库存,按单采购,一笔一清,坚决把好货款回笼关。”根据自己的经历,他认为“钱荒”有可能使钢贸商和客户之间诚信度降低,使供应链“亚健康”化,这是应该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