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经新闻
材料已备好 房企只等融资发令枪
关键词:房产,  发布时间:2013-07-19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期待3年之久的内地地产融资闸门将“有条件放开”。有地产高层透露,证监会已开始接受部分申请材料。虽然尚无官方时间表,但南都记者昨日联系的房地产业内高层表示,这段时间房地产业内都在调紧发条,“动作都是在等着”。

  南都记者昨日采访获悉,不少地产公司为再融资做积极准备。保利地产在董事长宋广菊提出“资本市场还是会对房企放开”预测下,正准备抢占再融资先机。接近绿地集团的地产高层也向南都记者透露,“绿地已基本获准通过借壳金丰投资进入A股市场,原则上没有问题,但公司资产注入有细节问题还需梳理”。

  投融资界对再融资开闸也充满期待。华银投资控股董事副总裁齐霁认为“预期放松,有保有压”。而这一利好也预计仅仅利好资质较好的房企,或将进一步推高房地产行业集中度。

  地产公司排队

  “最近业内的期待上升,保利自身有关准备也在做,不放过可能的机会。”保利地产有关高层昨日告诉南都记者,对于融资大渠道保利都有准备,都会去尝试。

  早在一年半前放弃A股增发方案时,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就预计“两年内资本市场还是会对房企放开”。在此预期下,保利地产有关人士昨日透露,保利一直在积极准备有关的尝试,争占先机。

  接近绿地集团的地产人士也向南都记者证实,绿地正在计划借壳金丰投资上市,目前正在逐步推进。

  南都记者从绿地集团获悉,该集团的A股上市计划可能实施在即。目前有关审核工作正在加紧准备。知情人士称,“绿地集团业务规模庞大,上市也是高层的希望,但注入金丰投资这样一个壳资源,还有许多技术性问题需要操作”。

  业内也认为一旦绿地案例成功,也将意味着地产融资成功破壳。一些接近证监会的业内人士称,目前针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股权类和债券类再融资都已基本放开,并购重组、借壳上市等亦都可以操作。

  引起市场猜测的还有7月以来多家房地产公司停牌事件,宋都股份、迪马股份、新湖中宝、荣丰控股等均涉及。

  华银投资控股董事副总裁齐霁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预期是会放松的,但不会全面放开,有保有压而已”。其认为这一利好也仅仅关照到资质较好的房企,行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高,不合格者加速退场。

  “融资适度放开是大势所趋,但是证监部门也没有政策出来。我的判断是肯定不会全面放开,卡得会比较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

  高密度的市场关注下,证监会在6月底以来两度回应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政策问题,称对存在闲置土地、炒地以及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暂停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另外,对于房地产企业是否存在违反国务院有关规定的情形,证监会在进行相关审核时,将依据国土资源部的意见来进行认定。

  敏感的投资界还是从中捕捉到了态度的变化。一句“在进行相关审核时”,让投资界猜测有关审核已经开始。有地产高层透露,证监会已开始接受部分申请材料。

  申银万国近期的报告称,中期投资机会条件在成熟,政策趋于稳定甚至局部好转,地产低估值修复具备充分条件。

  房地产圈对资金链的要求是“再强也不为过”。由此看来,不难理解房地产企业如保利地产对融资策略的积极态度。目前正值半年报等候披露时期,且多家标杆房企业绩预好,已有券商报告预计,未来地产板块,尤其是主流地产公司将逐渐走稳走高。

  门槛会比较严

  新华社日前发文称,“暂停三年多的房地产企业融资将有条件放开”,被业内认为是“靠谱的信儿”。要符合怎样的“条件”?南都记者采访的业内观点都称门槛会比较严格。

  多位业内人士提到,房企融资仍然难度很大,即使有条件放开,也可能仅针对开发资质强、业绩预期稳定的房企。

  “地产公司融资再开闸应该还不会这么快,放松也只是有利于资质比较好的优质企业。”齐霁对南都记者表示,可能未来积极参与保障房、公共设施建设的开发企业会受到政策利好。

  对于投资界的看法和行动,齐霁认为整体市场上目前还并不乐观。“房地产行业已经过了黄金期,土地和房屋价格都还处在高位,政策层面不会再去力推,泡沫可能难以承受。”不过另一方面,房企也进入了严格的资金紧张周期,要想有出路就只能选择融资拿钱。

  2010年调控持续升级以来,资本市场对于房企融资的大门已紧闭三年之久。这期间,众多优质房企纷纷赴港IPO、借壳。业内透露,在港融资的利率一度攀升,令内地房企“被动挨宰”。

  绿地董事长张玉良在近期公开发言中表示,短期内,房地产企业融资后可能会推高地价、房价,但长期来看房价最终由供需关系决定。“放开融资后,房地产企业获取资金,增加投资,反而有利于扩大供给,进而平抑房价。”

  有房企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如果确定开闸,相信实力房企会积极递交材料准备申请。事实上,随着行业发展,规模型房企的融资需求不断攀升。

  “目前海外资金流入国内的意愿高。”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告诉南都记者,美国经济的复苏、国内经济的疲软有可能导致下半年海外融资的难度加大,目前已经到了重启房地产融资的时机。

  或推高地价

  不管是求金若渴的房地产开发商,还是投资界均对融资再开闸翘首以盼。

  “客观来说由于内地资本市场对房企关闭融资大门,不少缺钱的房企只能赴港排队,或者选择信托、民间融资等渠道,哪怕利率提高也只能挨宰。”中投顾问分析师分析认为,如果能实现在内地A股IPO或增发,能缓解资金压力,对房企来说势必是一大利好。

  政府期望以限制房企融资来调控房价,已经被严酷地证明并不理想。房企增加的融资成本一定程度上会转化为房价。因此再融资开闸的支持方辩称,让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公平地享有正常融资渠道,是从行政化管制向市场化的管理转变,能通过市场规律的传导,达到调整市场结构的目的。

  巨丰投顾发布报告预测,再融资放开预期助地产板块崛起。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陈淮也在近期公开表示挺直接融资,“开发商开发房地产肯定是要借钱要融资的,关键是如何把间接融资转为直接融资。”

  “房企融资再开闸将助推调控去行政化和行业格局调整。”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研究总监林波告诉南都记者,在禁锢了3年之后,随着此轮房市调控的“市场化”举措逐步到位,内地证券市场融资对房企再度开闸是顺势而为的良性举措。

  中房信提出,利好包括有利于增加供应、平抑房价,整个行业将再度进入景气时代。商业、旅游地产和保障房、城镇化建设受益最大,行业结构深入调整。没有海外融资渠道的企业相对受益,另外大企业相对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加快。

  “融资的放开对土地市场是有利的,因为融资的放开会推动其上行。”经纬行研究总监朱欣苑告诉南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