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天津热轧再次引领低潮。内外施压、钢市低迷以及市场恐慌心态的加剧,成为此次天津市场超跌的“罪魁祸首”。但身处钢市之境的我,“绝处逢生”之念悠然而生,危机来临,商机指日可待。
截止周五,天津热轧主流资源价格为3920-3930元/吨。在本周确定死守4000元/吨整数关口的同时,也跌破了去年的最低点3950元/吨。而现上海沙钢热轧4100元/吨,两地价差170元/吨,差距逐步扩大。就此而言,结合成本与库存以及风险,天津市场可操作性大于上海。
笔者就以决策者的视角做以分析:
一、低成本、低库存、低风险 造就天津热轧创新低
单位:价格:元/吨;库存:万吨
| 2012.7.5 | 2011.7.5 | 同比 | 2011年低点 | 对比 |
天津热轧 | 3930 | 4660 | -16% | 3950 | -20 |
库存量 | 29 | 49 | -41% | 44 | -15 |
上海热轧 | 4100 | 4710 | -13% | 4000 | 100 |
库存量 | 109 | 148 | -26% | 157 | -48 |
库存剧降 回避风险是为先
伴随着国内经济增速的大幅下滑,钢贸商资金流向受到严重制约,且运作钢市资金成本上升明显,融资体系面对挑战,而外围投资者追捧钢市的热潮逐渐退去。作为重点城市的天津而言,社会库存量的剧降,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2010-2011年,天津热轧社会库存始终保持在50-60万吨左右。而现如今商家亏损严重,库存总量均维持低位 25-30万吨,同比下降41%左右,以回避跌宕起伏的市场带来的风险。显然,商家风险降低也是进一步使价格加速下跌的主要动能。
钢厂到津成本再次直逼4000
6月份,以首钢、唐钢以及鞍钢等为首的主导钢厂,7月出厂价格大幅下调100-200元/吨(税前),导致商家成本一度下移,天津市场再次面临挑战4000元/吨成本支撑。现唐钢、中铁7月到津成本为4040-4050元/吨,处于低位成本,而本钢为4220元/吨处高位。天津热轧市场价格为3930元/吨,市场依旧倒挂明显,低位成本钢厂资源倒挂为100元/吨,而1-5月钢厂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0.5%。为此,8月钢厂政策下探空间极其有限,(假设:河钢8月政策下调100至4030元/吨,到津成本也仍高于现3930元/吨)。成本支撑有望助推钢市上行。(备注:成本均未算承兑贴息)
二、上涨看库存增量,下跌看到货成本支撑
对于复杂的钢市而言,上涨看库存增量,下跌看到货成本支撑变得愈加有道理(热轧较为明显)。而如今钢厂多以以销定产为主。商家7月订货量的增多,侧面显现商家看涨端倪,加之面对低成本的诱惑,钢贸商订货热情高涨。如表显示,7月钢厂整体热轧订货比例增长10-30%。而唐钢、鞍钢以及本钢的对于前期大幅追补,无疑对于亏损商家可谓“雪中送炭”,也给予商家一颗“定心丸”。
7月天津区域钢厂热轧订货比例 | |||||
钢厂 | 包钢(外发) | 唐钢 | 首钢 | 本钢 | 鞍钢 |
6月 | 60% | 30% | 40% | 75% | 100% |
7月 | 90% | 40% | 70% | 100% | 100% |
环比增量 | 30% | 10% | 30% | 25% | - |
三、“命悬一线” 支撑力度强势显现
近期外围环境的恶化,原油波动剧烈,螺纹钢期货走势跌宕起伏。从大趋技术面上来看,螺纹钢期货1210合约早已完全破位,价格很有可能直奔3800元/吨。而现状走势并非如此,在瞬间跌破4000后迅速反弹至4080-4100元/吨。证实对于远期市场过低的钢价,投资者多单反攻意愿强烈。为此,笔者分析,随着合约逐步向rb1301移仓,期螺趋势上移为大概率。
四、故伎重演 反弹仅差一步之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势不同”,但超跌之后的强势反弹,商家总会留下后悔莫及之感。而如今天津热轧再次出现超跌,且价格低于去年低点的同时,也与上海热轧价差高达170元/吨。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身为决策者的钢贸商,考虑风险势必为先。如果7、8月份行情延续低迷走势,甚至大幅下跌,而自身却被套牢,如何去面对必须去考虑。第一,现货加速下跌,期货做空对冲必不可少;第二,再控制风险的同时,必须减持亏损现货量;第三,若上海与天津价差始终保持高位,而两地80元/吨的运输成本(包括港杂、吊装、保险、运输),市场分流也是最佳之途径。
毋庸置疑,面对高成本、高风险、低利润,每个决策者都有自己的操作理念,风险与利润永远并存。而现如今钢材实体本身操作空间极其有限,控制风险势必为先,加之水涨船高,利润不断缩小,所以很多钢贸商,望而却步,行情操作随波逐流。其实不然也,不是钢贸商不去操作行情,而是行情不值得赌注。但此时此刻,正是“绝处逢生”之时,危机现商机,您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