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三问钢铁“钱荒”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铁,银行,信贷危机  发布时间:2012-07-09

  中国的钢铁行业眼下十分危险,不但在需求低迷和原材料成本高企的压制下赢利困难;同时也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重大风险、财务费用大涨、银行限制钢贸贷款等问题。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困局?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对话嘉宾: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 马忠普福建华侨大学物流学者 潘文军

  A 财务危机

  记者:近年来,钢市持续疲软,财务费用上涨加剧,钢铁业沦为银行的打工仔,对此两位有何看法?

  马忠普:经营惨淡加重财务危机

  今年1~5月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仅为25.33亿元,同比下降415.60亿元,降幅高达94.26%。相比之下,这些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有0.17%,同比下降2.73个百分点,钢铁全行业仍处于亏损边缘。

  近期钢铁企业资金相当紧张,企业不赢利的惨淡经营状况更凸显了财务成本的压力。

  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无论民企还是国企,企业负债率都比较高。

  目前,钢铁企业有两个方面的经营困境,一是财务成本负担大,二是产业链安全问题。几年前我就提出钢铁企业缺失铁矿石产业链安全,过度依赖三大矿山,已经陷入经营微利时期。

  潘文军:银行收费项目不合理

  随着贷款、融资成本的不断攀升使得钢铁等行业每年向商业银行支付的各式财务费用呈现直线上升态势。今年1~4月份全国70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256亿元,这些钢厂同期的贷款利率、“贷款顾问费”、水利建设基金等各种财务费用总额为11亿元,财务费用同比上涨将近40%。

  巨大的财务负担让中国钢厂不仅在为海外矿山打工,而且还在为国内商业银行打工。

  一边是赢利能力不断下跌,而另外一边,银行还在不断的吸血蚕食;中国的钢铁业,正在遭受最为严重的危机,而其一切的根源,就是终端需求的疲软;如何拉动需求的释放,才是解决钢铁业的根本。

  B 信贷危机

  记者:前段时间上海周宁商会发表给银行的一封公开信,要求银行不要对所有的钢贸企业贷款实行“一刀切”。近期部分银行已回应其要求,似乎行业资金链断裂风险解除,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此事?另外,钢贸企业信贷危机的根源在哪里?

  马忠普:根源在于行业不景气

  不久前银行发文警惕钢贸商贷款风险。各地银行纷纷收紧了对钢贸商的贷款业务。公开信就是针对银行的这种做法提出来的。形势严峻,银行、钢贸商,谁都无能为力。

  造成当前钢贸企业信贷危机的根源,除了一些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意识差外,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低迷和价格的持续回落。钢贸生意很难做,贸易商也很难从亏损的险境走出来。银行不是政府,它是从事货币生意的企业,为了防止贷款风险,银行控制信贷从严,必然导致企业贷款难,这就是钢贸企业信贷危机的根源。

  潘文军:银行监管存在问题

  钢贸行业的银企合作模式存在问题。钢贸业存在进入门槛低、市场规范度不够、资金流向不清、相互之间联动性差等问题。钢贸业的资金在体外运行,特别是部分贸易商将资金用于其他方面,这些都极大增加大了银行的金融风险。

  但银行的监管也存在不少问题。去年6月份,用于质押的螺纹钢总量是103.45万吨,是社会库存的2.79倍。市场没有这么多质押品,但银行的系统反映出有这些实物。这说明,银行对抵押品的贷前检查存在很大的问题。

  银行不重视贷后过程管理,导致了企业利用虚假贸易,进行套(骗)贷的现象。是银行自身的操作不当,让部分不良企业钻了空子。钢材贸易融资漏洞,银行难辞其咎。

  C 融资受限

  记者:当前行业资金紧张,银行对钢贸行业的贷款比以往更加慎重,融资越来越困难,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马忠普:要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钢铁企业资金链紧张,这是经济回落趋势导致钢材市场生意难做、钢材市场价格下跌、贸易商亏损造成的。

  伴随这个过程,确实出现一些贸易商将银行抵押贷款用于其他投资。如参与民间融资、贷款业务,参与房地产投资。其结果风险很大。这种情况也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但我国银行贷款利息一直很高,目前钢铁企业一吨钢材的资金利息成本80多元。而整个银行系统单日赢利28.5亿元。降低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融资成本压力的呼声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实际上,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回落的背景下,由经济运行本身深层次经济关系不协调造成的。必须深化金融、房地产、成品油价格机制等许多重要领域的改革,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必要的经济环境。

  只有经济发展稳定了,银行与钢贸企业才能建立良好的信贷服务关系,才能共同走出信贷危机。

  潘文军:多措并举解决问题

  面对资金链紧张,钢铁企业在目前的这种市场情况下,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利润风险比最高的产品结构中去,做深做透,并减少亏损品种,不能一味地好大好全、求大求全,不能单纯的为了追求规模而去盲目的改变自己的经营战略。

  同时,要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规避市场风险。充分考虑到风险,以正确的态度,运用合理的融资方式,保持适当的信贷规模来发展,不能以赌徒的心态来进行市场操作。

  此外,钢材期货经过3年多的运行,已日趋稳定和成熟,也为钢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避险工具。合理运用钢材期货、电子盘等进行套期保值交易,确实能够使钢铁企业对冲现货市场风险,避免或者减少钢材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这对拥有大量现货的一级代理商具有重大的意义。

  行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周期性,每个企业都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当整个大环境不利于行业、企业发展时,政府等相关部门也需要进行一些制度性的完善或创新。因为钢铁行业的回暖需要政府利好政策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