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到10月底,近期钢材价格走势总体表现为不温不火,上下两难。各主要钢材品种价格涨跌均在30元/吨以内,价格涨跌转换频率加快,盘整运行的态势十分明显,未来趋势并不明朗。而在成交方面,据笔者了解,上周(22日-26日)市场需求逐渐转差,销售情况萎靡,虽然钢价有所松动,但贸易商成交较前期大幅减少,交投清淡,出货一般。
在钢材市场需求欠佳、供应增加、去库存化进程受阻的情况下,贸易商的心态较为复杂,求稳、探涨、阴跌等等操作不一而足,普遍抱以观望试探的态度,预期钢价在短期内仍然保持箱体整荡的态势,而笔者对后市信心不足,认为下跌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看来,经济环境、需求、供给、库存、资金等因素决定了近期钢价或将继续盘整,短期内尚不具备大幅深跌的可能。
一、经济环境整体见底趋稳,钢材需求难以回暖
众所周知,稳增长一直是这两个月以来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原则。自9月初国家发改委审批超万亿的基建项目投资计划,至9月中旬美日等宣布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到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大规模刺激计划等等,虽然利多刺激源源不断,但大多还只停留在规划层面,目前成效甚微,政策实施的滞后性,有待市场检验。“金九银十”传统的消费旺季马上就要过去,随着天气的转冷,工地停工逐渐开始,市场又将进入季节性需求萎缩的阶段,钢材用量势必受到影响。而除房地产之外,家电、汽车、造船等用钢行业的弱势也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终端需求短期内仍难以释放,寄希望于终端需求能出现大幅回暖并不现实。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地区建材终端采购量已连续三周下降,至28000吨/周,仅为9月同期的60%左右,需求减弱的迹象明显。
二、产量激增,去库存化进程受阻,成本支撑仍在
中钢协的数据显示,10月上旬粗钢产量小幅回升,10月上旬中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58.4万吨,旬环比增长4.9%,全国预估日产量为191.6万吨,旬环比增长4%。同时,数据显示,全国重点钢企钢材库存量为1077万吨,较9月底增加15万吨,旬环比增长1.4%。去库存化进程受阻,高产量高库存压制市场上行空间。而在成本方面,铁矿石、废钢、焦炭等冶金原材料和钢坯价格近期涨跌十分频繁,由于钢材现货市场回暖,以及原材料贸易商库存不多,商家惜售心理较强,钢厂为满足订单生产的需要,采购较为积极,原材料市场或将继续震荡运行。同时,近期市场到货情况仍不甚理想,贸易商库存并无明显增加,品种缺货、规格断档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这对短期钢价将继续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三、信贷问题频发,资金面未有重大改观
对钢贸行业而言,虽然已经过了9月的集中还贷高峰期,但今年频频发生的套贷、骗贷等信贷问题仍然没有减少,仍然在不断的发生。由于银行的限制,钢贸商传统的联保互保、现货质押等的融资模式已经失效,钢贸商的融资渠道进一步缩窄。目前,钢贸商仍然普遍面临资金的压力,保持低位库存成为市场操作的主流,钢贸商作为市场的蓄水池功能已经丧失,这不仅降低了市场资源流通的活跃度,也增加了钢厂和终端用户的库存和资金压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短期内钢价或将继续盘整运行,整体表现为上涨空间有限、下跌风险加大,不排除价格有全面走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