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建设: 部分投资仍将持续回升
11月份,整体经济持续回稳、地方土地出让呈现高峰,中央及地方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减,新开工项目仍有所增多,铁路、水利投资较突出。铁道部年前两月固定资产投资或达2040亿元, 相当于上半年总和;11月下旬发改委再批总额逾750亿元城轨项目;今冬明春农田水利投资超3364亿元,11月南水北调郑州配套工程开工,总投资20亿元。此外,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今年全年或与去年持平,前10个月投资规模同比略下滑,但增速在回稳,年前两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或将持续回升。总体来看,虽然传统淡季之下,部分项目施工受到一定影响,但为完成规划建设目标,年前相关基础建项目投资或仍呈回升态势。
2、房地产市场:商品房及土地成交走高
11月份,寒冬中的房地产市场反而持续升温。首先,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面积显著增加,当月前三周全国22城新建住宅新增供应面积达641万平方米,高于10月全月458万平方米的供应量。第二,商品住宅成交创新高,当月前25天,全国各主要城市新房签约量创年内新高,54城新建住宅签约数达236295套,超过此前创出近2年新高的7月同期水平,环比10月份同期涨30.6%。第三,土地供应与成交现高峰,龙头房企积极拿地扩张,十余家上市房企斥资百亿元拿地,“地王”频现,而一些企业迫于资金压力而出售房产及土地项目。 综合来看,商品房及土地成交走高,或使房价上涨预期增强;一些实力较强的房企资金状况较年初有所改善,但市场总体累积库存依然高企,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压力较突出,多数房企投资能力仍未恢复,商品房成交回升部分受新增供应增加推动,对于缓解房企资金、库存压力的作用或有限;国家房地产调控仍不放松,房产税扩围已被定调,其技术准备基本完成,全国将逐步推开,除个人住房外,单位房产的房产税改革也将推进,未来房地产调控将长期化。
3、制造业:整体回稳,短期依然疲弱
11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值升至50.4,创13个月新高,表明制造业持续扩张,但短期内依然较为疲弱。比如,(1)造船业,1-10月份,国内新接船舶订单量同比仍下滑44.8%,手持订单同比下滑29.5%;船舶出口持续下滑,出口中的海工装备制造业同比增44.5%,船舶配套业增3.4%,船舶制造、修理、改装业均下滑。上周,新接船舶订单量持续下滑,只有12条,较前一周数量大幅减少8条。虽第四季度为干散货市场运输旺季,但造船需求回升仍较缓慢,短期国内造船业仍将持续低迷。(2)家电行业:保障房集中入市、住宅成交走高均会对家电业销售有所提振,受季节影响,短期“暖冬”家电需求或上升,不过,家电下乡即将全面到期,其撬尾效应早已逐渐减弱,而宏观经济刚显露回稳迹象的情况下,居民整体购买意愿仍较难大幅回升,因此,预计短期家电业整体仍疲弱难改。
从以上分析来看,短期内“淡季”效应逐渐增强,但仍有部分投资持续回升,下游需求或延续“稳中偏弱”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