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库存降得快≠钢价一定涨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价,库存  发布时间:2012-12-24

  自今年3 月即开始出现的去库存降低了行业的整体风险,当经济预期发生变化时,补库存可能导致的需求短期向上值得期待,也构成了目前行业反弹的基础。在钢价的正向反馈下,市场甚至认为即便2013 年需求下滑,由于去库存进行得十分充分,行业无论是产量还是赢利仍将可能实现大幅增长。果真如此吗?

  A华东等地库存为何大幅降低?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钢材社会库存总量为1172.48万吨,同比下降8.98%。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我们发现华东和东北地区的两类品种库存同比降幅最大,华中、华北、西北地区的库存同比降幅有限,而华南、西南地区库存却有所增长。

  华东地区社会库存同比下降23.51%,主要是作为融资性品种的热轧下降40.60%所致。这与过去华东地区贸易商的融资性杠杆普遍较高的特点和仓库风险集中在今年集中爆发不无关系。

  虽然,华东地区深度去杠杆行为不能简单代表全国普遍情况,但无论是从年内季节性还是从同比趋势性来看,今年社会库存去化的幅度均为历史较高水平。

  社会库存同比降幅约为10%,影响全年产量约1%,对应的粗钢实际消费增速为4.79%。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库存同比去化10%意味着年底社会库存量同比下降645 万吨,与今年646万吨的钢材出口增量也相匹配。

  这也表明在内需快速下滑之时,出口成为缓解国内供给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考虑到去年去库存同比数据基本都维持在0 以上,2012 年社会库存降幅已是近年来较高水平。去库存已是共识,争议在于幅度大小。

  B钢厂会否进一步扩产?

  首先,2013年外需改善幅度有限和国内低价出口优势逐步消除,预计2013年钢材出口难以贡献明显增量。

  其次,考虑到主要下游钢铁需求增速的波动将逐步趋于稳定,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略有扩张。

  2013年粗钢的实际消费量应同比增长5%左右,环比2012年的4.79%略有回升,但幅度不大。对补库存的贡献也相当有限。

  因此,产量能否迎来爆发,最终仍依赖终端需求的复苏程度,与去库存本身无关。

  尽管从9月初开始重点企业厂内库存环比有所下降,有补库存需求,但同比来看,截至11月底重点钢企的钢材库存仍有14.08%的同比增幅。

  综合考虑重点钢企产量全行业占比84.8%和中小企业厂内库存相对较低,预计今年底全行业钢企库存的同比增加130万吨以上,增幅14%以上,明显高于截至目前行业产量约3%的增幅。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除非下游终端需求出现趋势性的明显改善,否则钢铁企业仍面临去库存的压力。

  2013年年初冬储季节性的补库存需求可能会对钢厂产量复苏有一定贡献。但全年来看,钢铁产量仍难以迎来爆发。

  C近期钢价上涨是否与去库存有关?

  游离在供需逻辑体系之外单纯分析去库存力度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

  毕竟去库存的过程本身就始于终端需求的快速回落,而止于终端需求的触底回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去库存过程理应落后于终端需求的变动,去库存的程度与需求回落的幅度也应正向高度相关。

  单纯从去库存的角度,我们无法解释在去库存漫长的过程中,为什么钢价选择在此时出现反弹?

  当近期宏观经济可能触底回升的信号传导至行业层面的时候,对于需求恢复和供需改善的乐观预期才是钢价反弹的主要原因。

  而库存压力较小、供给出现阶段性收缩、钢价长期低迷等因素放大了需求触底这一效应。

  归根结底,只有在终端需求触底逐步复苏之后,趋势性的补库存需求才能获得有效释放,粗钢产量增速和产能利用率才能出现超预期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