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黑田东彦“双化”宽松政策把祸水外移
关键词:黑田东彦,宽松政策  发布时间:2013-05-28

  由黑田东彦主持的日本央行首次将宽松货币政策手段由“量化宽松”提升到“质化宽松”。“双化”宽松政策有助于提振日本经济增长与缓解通缩状况,提升日本企业投资信心与居民消费需求,推动日本出口企稳。但其副作用也很明显。一是增加了自身债务风险,二是加剧了全球竞争性贬值的浪潮,三是埋下了日后恶性通货膨胀的隐患,将引发物价水平剧烈波动。

  黑田东彦就任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行长后,坚决贯彻执行安倍经济学,强势推行“量和质两方面大胆宽松”政策,以期达到2%通胀目标,帮助日本经济走出通货紧缩泥潭,重振长年低迷的经济。黑田的“双化”政策有哪些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何利弊是当前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拟就此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在黑田东彦就任日本央行行长后的首次政策会议上,除了宣布维持利率水平0%-0.1%不变外,同时公布了基本目标并出台了多项非常规宽松举措。其基本目标是:通过把央行债券购买规模和货币基础扩大至现有水平的“两倍”,在“两年”时间内实现“2%”的通货膨胀目标。主要措施如下:

  第三,日本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手段首次由“量化宽松”提升到了“质化宽松”(所谓质化宽松(Qualitative Easing)是指美联储在2011年9月21日推出新政策工具“扭转操作”(OT),减持短期国债,增持长期国债,目的是拉低长期利率、刺激经济复苏)。今后日本央行将转变长期以来避免购买长期证券的立场,开始购买期限最长40年的日本国债,此举目的是以引导长期利率走低。长期收益率下降将鼓励投资者(许多是银行和其他金融公司)把钱投向股票、房地产或贷款等其他产品,从而激发范围更广的经济活动和投资。

  客观来说,黑田的“双化”宽松政策将对日本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有助于提振日本经济增长与缓解通缩状况。在安倍政府财政刺激与黑田“双化”宽松政策的刺激下,日本经济显示出了复苏势头。4月制造业PMI从3月的50.4升至51.1,4月服务业PMI也连续第7个月稳定在50荣枯线以上,3月工业产值同比也有所回升,从-10.5%收窄到-7.3%。

  同时3月份CPI环比出现了0.20%的回升。我们预计随着宽松政策的刺激效果逐渐显现,日本CPI将会进入上升通道,经济基本面也会继续改善。

  其次,提升日本企业投资信心和居民消费需求。从投资看,Sentix投资信心指数2013年以来连涨5个月,且基本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1-5月增速分别为0.50、5.50、3.90、6.30、7.30,显示企业投资信心逐渐饱满,这种信心将很有可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促进投资的增长。

  从消费看,2013年以来,日本家庭每月平均实际支出已经连续三月同比增长,其中3月更是实现了5.20%的增速。因此,我们预计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宽松政策将释放更大的流动性,压低国债收益率和投资者的预期,从而促使企业、消费者更愿意贷款,刺激实体经济需求。

  第三,推动日本出口企稳。因欧债危机蔓延、全球经济放缓、中日关系恶化等因素影响,日本出口低迷不振,加之核能发电萎缩,火力发电成本高企,日本2012财年(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对外贸易出现8.1699万亿日元的逆差,创1979财年有统计以来最高记录。而安倍再度执政以来,日本央行推行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举动造成日元明显贬值,以日元出口的产品价格相对便宜,竞争力提升,日本出口出现回暖迹象,2013年2月和3月日本出口环比分别增长10.10 %和18.70%。

  可以预见,在黑田超强力度的“双化”宽松政策将对这一趋势起到助推作用,未来日本出口企业的盈利状况估计将明显好转。

  大规模货币宽松固然可以改变汇率这一货币价格、一定程度上改善出口竞争力、推动股市等资产价格上涨,甚至有望扭转日本社会根深蒂固的通缩预期、从而促进投资和消费周期性回暖,但货币政策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其一,增加了自身债务风险。日本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债务国,截至2012年底,包括国债在内的日本政府债务规模达997.22万亿日元,创出历史新高,日本债务和GDP比从1990年的67%一路升至2011年的23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布的年度《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预测,2012年至2015年日本政府债务总额占GDP的比将分别达到237%、245%、246%、248%的水平。

  如果在政府收入增加之前,超宽松政策就使通货膨胀预期推高了利率,日本政府可能会反受其害,其巨额债务所需支付的利息也将随之增加,政府发债成本必定会大涨,在政府大量增加开支和举债后,日本国债市场有可能崩盘。

  其二,加剧了全球竞争性贬值的浪潮。一国货币的恶意贬值可能会引发连锁货币贬值,把全球拖入恶性货币贬值的泥潭。继4月日本央行祭出“双化”宽松政策后,5月初,印度央行将基准利率降至7.25%,欧洲央行也将基准利率降至0.5%的历史低位,澳大利亚央行也宣布将基准利率降至2.75%的历史最低位,韩国、波兰、越南等多个经济体也相继采取降息等方式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货币战”的味道也越来越浓烈。

  实际上,由于出口产品具有竞争性,韩国等周边经济体对日元的快速贬值表现得更为不安。

  其三,爆发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流动性极度充裕可能会导致某些经济领域的增速远远快于其他领域。工资上涨的速度可能会跟不上价格上涨的速度,股票和土地价格飙升,新的资产泡沫将会出现,随着泡沫的破裂,日本经济将陷入更深的泥潭。此外,如果日本经济如期望开始复苏,日本央行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逆向操作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也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剧烈波动等风险。

  总体判断,笔者认为,黑田的“双化”宽松政策效用有限,既有掣肘,又藏隐患,未来前景不太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