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资本运作的展开,钢材的金融属性也会越来越强。本文通过钢材市场要素的表现形式,来对钢材金融属性进行探析。
杠杆化凸显金融属性
货押融资从厂商银模式的建立到钢贸商托盘融资方式的出现,使银行承兑票据贴票业务发展到极致,钢铁行业资金杠杆化已经远远高于65%。从货物质押建立之初的主流厂商到今天的全部钢贸领域,高杠杆化已经深入到钢铁行业的每个角落,这为金融资本运作方式提供了丰富的沃土。
只要资金杠杆化一直存在,钢材的金融属性将永远伴随钢铁行业的发展而发展。
高杠杆的最终结果就是泡沫的产生。钢材金融属性增强过程其实就是泡沫增大的过程。但提到泡沫,人们往往会想到那些虚高的商品价格,其实虚低的商品价格也是泡沫的存在方式。
金融属性体现在每个环节
钢材金融属性并不是进入钢贸领域才有的,在钢材上游产品铁矿贸易中已有存在。
金融资本通过铁矿石销售过程中关联要素的控制,建立了完善的金融资本运作平台,如铁矿石掉期交易与现货交易的价格对冲。FFA平台指数交易与铁矿石现货的价格对冲等,进入钢材销售解读,金融资本又通过货币市场融资方式,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传导以及钢材物流和商流的转换。
从钢材出厂到加工,再到钢材销售终端,都会有金融资本的出现,有时通过流动的方式表现,有时通过量的变化表现,也有时通过价格的波动方式表现。
金融属性改变原价格体系
金融资本融入钢铁产业资本后,应是一把双刃剑。一是金融资本的杠杆化推动了钢铁行业的发展,借助金融资本强大的资金优势,解决了发展中的资金短缺,使得企业在原有经营规模基础上,迅速扩大和膨胀,但是金融资本提供这些支持并不是无偿的。
因为通过高杠杆化之后,钢材业务对资金的依赖性通过资本的流动性,传导给钢材的流动性,最终控制市场定价权。金融资本通过铁矿石的定价体系的运作,控制钢厂定价,通过钢材流通环节的价格波动控制钢材市场定价。
当钢材金融属性增强之后,供求要素对钢材价格的影响减弱,金融资本的流动速度使得每个产业钢材业务的群体对这种流动价格传导产生余地。
而这预期由于选择要素分析时的方法方式不同,产生的价格心理预期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反应在市场上其实质就是心理价格博弈过程。博弈的最终结果将使你放弃原有的价格预期方式,当你随着市场价格波动时会从不同方面增强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进而钢材市场信心变得越来越弱。
总之,钢材金融属性在钢铁行业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认识并掌握其规律是钢铁行业不同群体进入现代钢材市场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