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月8日至7月12日钢材市场回顾:
钢市先稳后强钢价涨幅收窄
这一周,国内钢材市场整体呈现“价涨量跌”走势,在前一周钢材价格创下年内最大单周涨幅之后,现货市场成交跟进有所松懈,市场观望氛围渐重,这周初,包括螺纹钢在内的大部分钢种均持稳观望为主,随后在6月份经济数据继续趋弱的打击下,甚至有过短暂的回调,下半周在主导钢企在对最新一期出厂价相继改变调整方向,整体执行稳中上调操作后,在宏观政策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主要品种钢价又重回涨势,其中冷热轧等板材市场涨势意外强于线螺等长材市场。与此同时,大部分钢材市场的去库存化得以延续,但去库存化速度明显放缓。
一周以来,全国重点城市各钢材品种涨跌情况如下表所示:
7月5日至7月12日全国五大品种钢材价格走势情况 | |||||
25三级螺纹 | 6.5mm高线 | 5.5mm热轧卷 | 1.0mm冷轧板 | 20mm中厚板 | |
7-05 | 3437 | 3432 | 3537 | 4468 | 3528 |
7-12 | 3437 | 3452 | 3568 | 4492 | 3550 |
涨跌 | → | ↑20 | ↑31 | ↑24 | ↑22 |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这一周国内钢材价格继续处于上升通道,但整体涨幅较上一周有所收窄。截止到2013年7月12日(上周五),国内主要城市25mm三级螺纹钢均价3437元;6.5mm高线均价3452元;5.5mm热轧均价3568元;1.0mm冷轧板均价4492元;20mm中厚板均价3550元。分品种来看,螺纹钢市场走稳让人意外,而冷轧、中厚板市场涨势放大彰显钢厂上调出厂价威力渐显。
国内钢材市场窄幅震荡走势原因分析
已经大致了解上一周国内钢材市场的运行走势,笔者认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变化是造成本轮钢价“稳—弱—强”多变的主要原因。
(1)钢价强势反弹后成交不足。很显然,上一轮的钢价大幅上涨之后,市场成交在紧跟两天后,随即开始回落;中间商补库减弱、终端需求谨慎观望。加上期钢市场回落,导致周初的钢材市场,继续拉涨动力不足。也就是说,在上一轮的钢价反弹过程中,终端需求面的支撑依然有限,难以持续支持钢价长期上涨。
(2)经济面持续疲软致使对后市信心不足。上周二开始,6月份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从已经公布的情况来看,不甚理想;6月CPI回升至2.7%,进一步逼近3.0%的通胀红线,预示着央行在未来的货币政策上将继续收紧;6月PPI降幅收窄至2.7%,虽然降幅有所收窄,但较历史同期却处于更低水平。特别是6月份我国进出口数据双双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呈现低速增长,特别是二季度进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反应我国今年以来外贸形势严峻;股票、期货市场受影响较深。受此拖累,钢铁从业人士对后期市场走势信心不足,引导钢市重归弱势。
(3)宏观面利好因素逐渐增多。综合456三个月的经济运行情况,机构估算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可能回落至7.5%红线附近;李克强总理表示,在持续强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大经济任务的过程中,要保障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市场猜测近期可能出台“温和”的经济刺激措施;这对于今年以来长期缺乏利好支撑的钢材市场而言,无疑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另外,为了消化钢铁、水泥等部分落后产能,决策层要求继续发展铁路建设,预计今年铁建投资可能小幅超额。与此同时,新城镇化规划前期政策逐步浮出水面,发改委确认新建十大城市群等等一系列的利好预期可见;市场对于下半年的信心明显增强。这也是钢厂敢于在淡季上调出厂价的信心之所在。利好消息接踵而至,大有覆盖6月经济数据弱势的负面,受此刺激,周四开始,股市、期市、现货钢市再次出现明显的反弹行情。
(4)原材料“先弱后强”钢厂调价稳中上调。上周国内原料市场表现“先弱后强”,进口铁矿石、钢坯市场上半周紧随现货钢市回落;周三开始,在武钢等主流钢厂相继稳中上调最新一期钢材出厂价,加上期货钢材行情再次走高的拉动下,价格再度被拉了起来。
据市场监测,截止到上周五(7月12日),唐山地区普碳方坯价格3120元/吨, 20MnSi低合金坯报价324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60元。山西、江苏等其他地区钢坯价格涨幅多在50~80元/吨不等。
国内铁矿石市场稳中走强;河北唐山钢厂66%铁精粉采购价格上涨10元至1060元/吨;普氏62%粉矿价格升至127.5美元/吨,较上周同期涨2.5美元/吨。7月份国内部分钢厂转亏为盈,生产力度有所加大。本周唐山地区钢厂高炉开工率达到93.71%,较6月底上升2.57%。同时,目前钢厂铁矿石库存普遍处于低位,短期仍有补库需求。预计下周进口矿价格将继续小幅上涨,国产矿价格稳中有涨。
二、本周(7.15~7.19)国内钢材市场预测:
利好凸显钢价夯实基础后可再拉新涨势
对于上一周的钢材市场而言,我们基本上将之确定为钢价大涨之后的巩固期,随着武钢、沙钢、宝钢等国内主流钢厂新的调价政策多以“稳中上调”为主,加上宏观政策面利好开始密集发布,商家抬升钢材价格底部线的意愿明显增强;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必要的关注。
1、粗钢产量有增无减 钢市供应持续加压。6月份国内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连续三旬攀升;6月下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18.12万吨,增量1.7万吨,其中重点钢企产量创新纪录。上游钢厂在传统钢材消费淡季持续提升产量,促使钢材供应压力继续增加;随着钢价的回升,钢厂上调出厂价使得利润空间有所放大,在这种情形下,钢厂的生产热情更高,预计未来产量难以下降,市场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2、去库存持续钢市需求基本面尚可。据库存统计显示,截止到2013年7月12日,全国重点城市五大钢材(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社会库存总量为1614.65万吨,较上一周下降35.25万吨,降幅收窄,但依然连续第十七周实现去库存化进度。尽管上一周以来国内主要城市延续高温多雨天气,但从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虽然中断采购偶有反复,整体需求释放依然稳定;随着钢价的继续反弹,市场基本确认了当前钢材价格水平,刻意打压市场成交观望降价的情况减少。加上高层支持铁路建设、政策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等利好开始落实;我们认为本周钢材市场的需求面继续维持穏中小幅加快的步伐。
3、原材料涨幅收窄但成本支撑还将延续。虽然上一周的铁矿石、钢坯价格涨幅有所下滑,但下半周的突击性反弹,显示原材料市场依旧拥有较强的拉涨动力,只要环境允许,涨势还将延续。目前其下游钢厂产能利用率继续小幅回升;在钢厂原料库存继续低位的情况下,后期补库存的需求比较充足;加上主流钢厂一改此前持续下调出厂价的手法,对最新一期钢材出厂价穏中上调;钢厂盈利空间扩大致生产积极性增加,且带动现货钢价拉涨的可能性也大;因此,我们认为,本周钢坯、进口矿市场继续震荡上涨的可能较大。
4、宏观消息面维系利好释放。在6月份经济数据继续低迷,二季度GDP增速很有可能降至7.5%目标红线的关键时刻;国家高层强调不允许经济增长降速突破“下限”,可能出台“温和刺激”政策;李克强总理的三次基层调研,反复提及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传递中央政策从未改变的信号;加上国家对环保政策的继续加码,这个夏天,我国宏观政策层面传递的利好消息正在不断增多,提振市场信心。
总体来看,钢材价格经过上一周的盘整整理,加上钢厂陆续上调出厂价,我国钢材价格底部已经实现向上抬升;虽然经济面继续弱势,但基本上尚在市场预期承受范围之内,在利好刺激及商家信心增强的作用下,我们认为本周国内钢材价格延续震荡上行行情的可能性较大。(中国钢铁现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