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国内铁矿市场继续向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市场价格均呈现继续小幅上涨的态势,中南部地区市场仍在盘整、博弈中。同期,进口矿价也保持着慢速上行的走势。北方不少地区受“环保风暴”影响,矿山处于停产整顿状态,资源供给缩减,这些因素均对国内原料市场的进一步上行形成支撑。目前,国内矿山、选厂报价继续小幅提升,钢厂采购价格也有所上调。
对于后市走势,一方面,随着近期钢材价格的回升,钢厂情况有所改善,对原料的需求较前期有所好转,补库行为或将持续,港口库存也依然保持回落。因此,短期原料市场将具备上行的支撑力。另一方面,随着钢材价格上扬,市场实际成交出现下滑,市场对于后市的信心也有所下降,商家出货积极性提高,报价趋缓。从下游来看,造船等下游市场状况仍不理想,加之目前正处淡季,钢材市场后市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综上所述,钢材市场近期呈现回暖态势,但由于行业供需矛盾的客观存在,与实质性好转仍距离较远,仍要理性看待。短期原料价格具备上行条件,后市难免震荡。
华北地区:唐山地区铁矿价格继续小幅上涨。近两周,钢材市场持续好转拉动进口矿价格继续回升,钢厂补库积极性提高,谨慎采购心态有所缓解。因环保治理效应延续,当地供给偏紧态势不改,市场积极氛围变浓,矿山、选厂、贸易商普遍看涨,报价小幅抬升,钢厂采价相应提升。近期钢材市场上扬势头不减,预计短期矿石价格维持小幅上扬走势。
东北地区:价格局部小幅上涨。一方面,钢材及进口矿方面利好消息频传,周边地区如华北唐山等地价格也有一定程度的拉涨。当地外运矿石价格已有小幅提升。加之当地部分矿山停产,可供资源偏紧,当地矿山普遍盼涨,低价出货者鲜见。但另一方面,钢厂需求未见增加,采购依然不温不火,采购价格上调不积极。因此,当地价格拉升尚有难度,目前局部地区已有小幅上涨,后市存在一定上涨机会。
华东地区:价格小幅走高。近期华东市场成交情况一般,市场不具备明显上行支撑条件。但当周在钢材、进口矿价格继续上扬的刺激下,结合华北邯邢地区大矿上调价格等因素,原本维持平稳之势的华东市场再掀波澜。从当地市场情况来看,当周询盘有所增加,钢厂采购价格陆续上调,鲁中、华联等大矿同步小幅上调。由于身处传统消费淡季,钢厂采购依然维持谨慎,矿山方面调价也亦步亦趋,始终与进口矿保持一定距离。预计交易双方将继续以谨慎观望态势为主,近期乃至7月份价格波动空间不会太大。
中南部地区:市场整体平稳,局部小幅波动。一方面,随着钢材、进口矿市场“淡季不淡”的短期向好表现的出现,当地市场心态好转。但钢厂方面采购谨慎依旧,进口矿的涨幅也不足以支撑当地价格上调。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区如湖北矿山企业整顿,加上当前市场整体行情不佳,部分中小矿山、选厂停产整顿或待工,市场可供资源不足。总体来说,供需两弱局面依旧,有价无市态势明显,除局部地区小幅调整以外,整体维持平稳。预计短期价格仍将以稳为主,后期钢材和进口矿价格维持上行、钢厂补库等因素将对价格形成支撑。
进口矿:市场延续小幅走高态势。近期钢材市场趋好,钢材价格再现一波上扬,也对钢厂原料需求产生一定刺激,市场询盘增多,采购积极性相对提高。但为规避风险,钢厂多采用期货、现货结合的方式。同时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目前港口库存处于低位,对价格形成较好支撑。在需求增加、供给偏紧的良好契机下,进口矿市场自然延续小幅度上涨态势。结合目前情况来看,短期供给偏紧情况将持续,需求也不会出现较大回落,价格或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港口库存:截至7月19日,全国主要港口库存7332万吨,减少48万吨。其中,澳大利亚矿3556万吨,增加107万吨;巴西矿1331万吨,增加49万吨;印度矿158万吨,增加1万吨。河北省港口库存1700万吨,减少41万吨。其中,京唐港532万吨,减少2万吨;曹妃甸港1141万吨,减少31万吨;秦皇岛港27万吨,减少8万吨。
海运:当周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弱势下行。一方面,为回避风险,部分钢厂及铁矿石贸易商更倾向选择运力较小的巴拿马型船,该船型表现相对令人满意;但另一方面,海岬型船开始表现为运力过剩,灵便型船也无明显起色,市场整体表现并不一致,运价较前一周小幅下行。7月19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报收于1138点,较前一周下跌11点。7月19日,西澳和巴西至青岛港铁矿石航线运价分别为7.777美元/吨和20.013美元/吨,较前一周分别下跌0.003美元/吨和0.479美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