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半年全球整体经济和相关行业发展的逐步回暖,钢铁业也初步闪现复苏迹象。
4日,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安赛乐米塔尔公司全球副总裁罗兰·威斯本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就全球钢铁业是否已经真实复苏等问题作出了回答。
看好中国市场需求上涨
中国证券报:安赛乐米塔尔在罗马尼亚的工厂上个月重启生产,这是否是行业复苏的信号?您对目前全球和中国钢铁市场的发展状况怎么看?
威斯本:我们需要看到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在基建等领域发挥正面效应,不过这需要一段时间。
全球钢铁业正经历真实的需求下降,预计到年底会下降10%-15%。我们希望看到复苏,但市场大概要到2011或2012年才能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
不过中国市场不太一样。年初时我们预测中国钢产量是下降,但最新的预测将是增长的。毫无疑问,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正在发挥作用,银行信贷流入相关行业,建筑、汽车等“用钢大户”出现增长势头,中国经济正在复苏。
中国证券报:能否具体预测一下今年中国钢产量增加多少?目前中国钢铁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产量增加会不会使这个问题更严重?
威斯本:中国政府的刺激方案到目前为止执行的比较顺利,效果已经显现,我们的合作伙伴湖南华菱和中国东方目前都新增了一些订单。
产能过剩不仅是钢铁行业的问题,同样也存在于汽车行业,所以行业整合非常重要。中国的钢铁业比较分散,最关键的是要加速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或与中国公司更多合作
中国证券报:安赛乐米塔尔近期是否有在中国的投资计划?
威斯本: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我们有很多并购项目。不过在当前的危机环境下,整个行业发展减缓,如何把手中的现金用好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所以对于现金需求很大的项目我们会非常慎重。就今年来说,大的并购机会比较少,目前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能加强自己的位置。
我们在中国有两个合作方:湖南华菱和中国东方。目前我们正与华菱进行两个新的合作项目谈判,主要是汽车钢和电工钢,其他各方面机会我们也都会考虑。安赛乐米塔尔制定了从生产上游一直到下游的垂直战略,其中对铁矿石资源的掌握将最终保证成本控制,这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与中国有更多深入合作的话,毫无疑问会涉及铁矿石方面。
中国最大钢铁生产商上海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表示,由于中国有十三四亿人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未来中国钢铁产能有可能还需要大幅增长。
徐乐江7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中国的工业化是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实践,也没有经验可借鉴,所以中国钢铁产量峰值很难预测。
2009年1月到5月,中国钢铁产量已经占全球钢铁产量的48%,超过了之前的三分之一比例。不过,徐乐江表示,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着结构性产能过剩和周期性产能过剩。
徐乐江介绍,所谓结构性产能过剩,是指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产能很多;周期性产能过剩,是指有些先进产能在某个周期没有需求,从而产能过剩。
“比如造船板,最近用于造船的中厚板都属于先进产能,但是周期过剩,因为下游不旺盛,从而导致目前中厚板产能过剩。”徐乐江说。
徐乐江认为,结构调整需要引起行业发展高度重视。
“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主要刺激了建材、螺纹钢以及建筑用的板材,这部分产能有很多能耗高、污染大,因此今后按照振兴调整产业政策一定要退出舞台,这样的话行业才能健康发展。”徐乐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