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225指数继昨日跌破13000点大关后,今日开盘继续下跌,有分析称日股已正式跌入熊市区域。
近期,日本金融市场 持续动荡引发外界关注。5月23日至今,日经指数累计“缩水”逾20%。国债市场也一片惨淡,10年期国债收益率5月上涨28个基点,升至1年多以来高位。“股债双杀”格局引发投资者对“安倍经济学”短期刺激效果的担忧,质疑一味依赖日元贬值来提振国内经济的经济策略已暴露出诸多弊端,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可能回吐年初至今的所有涨幅。
今日外汇市场也遭遇剧烈动荡,投资者对美联储将会很快减少债券采购项目规模,以降低量化宽松力度的预期导致美元兑多种主要货币的汇率大跌,其中兑日元出现了三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美元指数全天交易中大跌1.26%。
5月下旬以来,日本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注定跟“安倍经济学”脱不了干系。去年12月,新任首相安倍晋三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试图从灵活的财政政策、激进的货币政策以及深化结构性改革三个维度,全面提振经济。这被誉为政策组合的“三支箭”,构成了“安倍经济学”的框架。由于超级宽松货币政策激活了长期陷入停滞的金融市场,日本股市在短时间内迅速上扬,日经指数年初至今一度上涨逾40%。5月23日,一路高歌猛进的日股却遭遇滑铁卢,收盘大跌7.3%,创“3·11”大地震以来的最大跌幅。其后数天,股市和债市接连大幅震荡,市场进入“股债双杀”格局。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出的新经济改革方案不达市场预期成为日股暴跌的一大诱因,市场一直在期待“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安倍经济学第一支箭是QE政策,第二支箭是大规模政府支出,当被视为“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建立经济特区、全面放开零售电力市场、致力于在未来10年内实现2%的实际GDP平均增速等增长策略”明朗化后,与前两支箭相比,第三支箭显然令市场失望。
本周一,日经指数日内大跌近4%。本周三,由于安倍晋三公布的包括“经济特区”和“养老金入市”等在内的“第三支箭”缺乏细节,股市止涨转跌,与此同时,长期国债收益率仍维持高位,国债期货收益率在周一录得2011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后尚不见转跌迹象。
此前日本股市大涨中,日本经济并未发生实质性向好变化,日本股市的长期走高没有支撑基础,大涨后便面临着强技术性回调。日经225指数从2012年11月12日的8661.049点触底反弹以来,至2013年5月21日的15627点(阶段收盘最高点),涨幅约80%,但在此期间,日本经济除汽车、电子等行业外,其它行业未现强复苏现象,在“安陪经济”刺激政策有所放缓的条件,日本股市出现暴跌,显得有点不足为奇。
有资料显示,日经225指数大幅攀升的主要动力是日本以外地区的对冲基金。当安倍政府宣布激进的货币宽松将是未来经济政策的一大支柱时,海外资本大鳄将欧元平仓,然后将巨资投入日本,推动日元走低、日股上扬。当日本政策支持力度走弱,资本大鳄获利逐步离场,便成为日经指数近期下跌的又一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