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国钢铁产能可将高铁复建40遍
关键词:国内钢市,中国,钢铁产能  发布时间:2012-09-29

  核心提示:好多人都在说,中国的钢铁业一夜退回十八年,这里说的当然不是规模和技术,而是钢铁的价格,由中国编制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近日来跌至100点左右,1994年这个指数刚刚推出的时候就是100点,这相当于18年后,钢价水平回到了原点,而2008年,钢材的价格综合指数曾经最高达到过246.7点,价格过山车十八年来其实并不罕见,但这一次过山车后,业内人士说20%的钢铁企业,都将会被债务危机逼出局,而且更加罕见的是,面对全国钢铁产能的大过剩,国家发改委今年却又批准了两个大型的钢铁项目,发改委的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而中国钢铁行业问题究竟是这个行业特殊的困境呢,还是中国整体经济全局的缩影,今天的财经正前方,我们就来透过钢铁行业仔细观察一下中国的经济状况。

  凤凰卫视9月28日《财经正前方》,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钢铁行业经历价格过山车,一夜回到十八年前。

  马忠普:全行业处于亏损,这在历史上没有过这种现象。

  解说:企业投资无法自抑,地方政府一扬再扬,利益驱使一哄而上,无序混乱行业乱象。

  何志成:这里面隐藏着一个非常大的黑洞。

  解说:财经正前方敬请关注。

  刘芳:好多人都在说,中国的钢铁业一夜退回十八年,这里说的当然不是规模和技术,而是钢铁的价格,由中国编制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近日来跌至100点左右,1994年这个指数刚刚推出的时候就是100点,这相当于18年后,钢价水平回到了原点,而2008年,钢材的价格综合指数曾经最高达到过246.7点,价格过山车十八年来其实并不罕见,但这一次过山车后,业内人士说20%的钢铁企业,都将会被债务危机逼出局,而且更加罕见的是,面对全国钢铁产能的大过剩,国家发改委今年却又批准了两个大型的钢铁项目,发改委的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而中国钢铁行业问题究竟是这个行业特殊的困境呢,还是中国整体经济全局的缩影,今天的财经正前方,我们就来透过钢铁行业仔细观察一下中国的经济状况。

  解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在9月初举行的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表示,8月份整个钢材市场已经处于崩盘状态,因为任何一家钢企,包括宝钢股份在这种钢材价格下都必然亏损。据悉,现在的钢材价格相比年初每吨下降了1000元,而中钢协编制的国内钢材综合价值指数近日跌至102点左右,这个指数在1994年刚推出时为100点,相当于18年后钢价水平又回到了原点。

  何志成:我国钢铁价格已经跌到了18年以前的水平,18年以前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据,上半年全国只有宝钢盈利,宝钢盈利40个亿,如果剔除掉宝钢这40个亿盈利的话,全国整个的钢铁行业都是亏损的。

  马忠普:产能过剩问题,经济下滑,需求减弱问题就叠加在一起了,全行业处于亏损,这在历史上没有过这种现象。

  解说:另一方面,由于矿价、钢价联动因素,原本风光无限的矿石也从去年4季度开始大幅跳水,短短两个月急速下挫23%,今年4月,传统的开工旺季还没完全过去,铁矿石就又开始下跌,迄今跌幅又超10%,目前,品位62%的粉矿到岸价已经跌破120美元/吨,年内新低如期而至,有消息说青岛最大的民营铁矿石贸易商之一世纪瑞丰,2011年9月份购买了两船铁矿石,从澳大利亚驶出是每吨180美元,一个多月后到达青岛港时,价格要到130美元,两船净亏了1个多亿。

  何志成:只要到港口一看就可以看到,只要有一个缝,有这么一块地,都是三样东西,一个煤炭、铁矿石、棉花都堆满了,就是以前铁矿石只要一来,立刻抢着,人都抢着要,因为担心它价格往上涨,而现在呢,都担心铁矿石价格往下跌,没有人要。

  解说:由于铁矿石交易大多签署的是长期合同,每天仍有货船源源不断的运来铁矿石,截至8月末,中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升至9818万吨,环比增加44万吨,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升。

  何志成:像青岛港每天两艘船16万吨级的或18万吨级的两艘船,从澳大利亚过来,是每天都有的,不断,按合同必须到货的,不提货,就是大家都知道,反正我随时想要那儿就有,另外价格还在跌,所以大家都不要了。

  韩晓平:它当时买的贵,现在来了以后卖不出去,或者是有的还在等,就是说我现在虽然买的比较贵,我存在那,是不是以后价格还会上来。

  解说:钢铁业坐上过山车,让整个产业链灰头土脸,贸易、航运、货代、造船业,如今都在苦苦挣扎,2006年以前做铁矿石航运几乎一年就能把船钱挣回来,今天很多大型矿砂船船东因为持续亏损,而不得不拆船止损,中国的航运市场现在也很糟糕,有家大型航运集团前两天报出巨亏。

  韩晓平:这个盲目的扩张造成的,对吧,他一看看到航运好,他要想赶紧扩充自己的船队,那么当然他所有的这种基点就是中国的需求还在不断的增加,可是没想到它没有增加,所以我觉得这里头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在一开始,在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都忽略了,我们被这个四万亿的投入,蒙住了眼睛,我们认为好像四万亿,中国就走出危机了,实际上这是很难的,因为这个危机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中国这四万亿不可能解决全球。

  钢铁行业不景气拖累银行业 成中国银行坏账主力

  解说:除此之外,受拖累的还有银行业,据路透社报道,到去年底,中国钢铁工业总债务负担高达400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南非的经济规模,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字中国一些大型钢铁企业仅一家的债务就达2000亿至3000亿元人民币,钢铁业已成中国银行业坏账主力。

  何志成:如果银行逼债的话,或者银行不再给他们贷款的话,钢贸商很快就要死掉,而钢贸商死掉,钢贸商的贷款大概占银行贷款的比例超过10%,这是可以说就是银行的问题贷款或者叫可以贷款的比重里边,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是一部分,钢蚂商是最大的一部分,房地产贷款相对来讲排在第三位。

  刘芳:命运多舛的中国钢铁产业再度陷入风暴眼,除了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回到18年前原点外,今年上半年中国的粗钢产量也出现31年来首次负增长,也就是说自从改革开放踏上正轨之后,中国的粗钢产量就从来没有真正下跌过,而钢材需求一直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因为钢材需求和房地产、建筑、基建、制造业这些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全部都有密切关系,钢价下跌无疑和建筑业箫条、制造业萎缩有关,但反过来,钢材生产严重过剩的话,也会制约这些行业的发展,下一节回来我们就讨论一下中国钢铁产业会不会拖累中国经济的其他产业,也一起坠入低谷。

  几乎每一位钢铁行业的业内人士都把目前全行业亏损的主因归咎于四个字,产能过剩,形象地说,以现在中国的钢铁库存足足可以再建起371座鸟巢,如果再加上目前2亿还有富裕的钢铁产能,还能够把中国目前的高速铁路线,重新再复建40次,与中国的很多行业一样,十年来,钢铁业飞速增长,为了满足建筑、铁路、桥梁高速发展的需求,钢铁产量在5年内增加了63%,饼做大了,整个行业当然也就红火起来,但是这样的繁荣并不是钢铁企业竞争力强的体现,而仅仅是各种建筑如雨后春笋,铁路网络快速延伸,特别是4万亿投资拉动下的产物。

  如今钢铁企业的好日子已经成为过去了,市场观察家认为现阶段减少产能,降低库存是挽救钢价的唯一办法,这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其实每个钢铁企业都明白,但是明知产品卖不出价,众多钢铁厂却仍然像被施了魔咒一样继续疯狂生产。

  解说:经济学家何志成对中国钢铁业有着深刻的研究,最近,他刚刚结束对钢铁行业的实地调研,他说,目前中国钢铁的实际产能远大于工信部对外公布的九亿吨。

  何志成: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就是工信部没有将很多民营企业的小电炉、小转炉统计在里边,同时,各地还有很多瞒报的产能,比方说最近爆发的,最近暴露出来的河北省2011年瞒报了五千万吨,一个省就瞒报了五千万吨,而河北省它不是个孤立现象,相对的还有很多省都有类似的瞒报,但没有那么多,其中,小电炉、小转炉基本都是瞒报的。

  解说:同时何志成介绍,在他调研的过程中看到,尽管中国钢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但几乎所有的钢铁厂仍在开足马力炼钢。最近有项数据也证明了这一事实,截至上半年,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仍然高达95%,日产量生维持在200吨左右,甚至高于去年。

  何志成:我是今年8月份,我在全国走了九个省市,我调查了钢铁行业,就是90%的高炉还在冒烟,这个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就是当钢铁行业已经严重的亏损,严重的产能过剩,但是几乎所有的钢铁厂还在开足马力上班,开工,当然,他们采取了很多很多的其他措施,比方说就是用比较劣质的铁矿石。

  解说:众多钢铁厂明知产品卖不出价,还要继续生产,主管部门为何不明令限产呢?

  何志成:中国的百分之五十、六十以上的钢铁工业的产能是国有企业,而钢铁企业占GDP,就是钢铁生产企业占中国GDP的比例是8%,如果加上钢贸商这一块儿,超过10%了,这么一大块GDP,你想想地方政府能放弃吗?而且,我们国家税收制度也不合理,它不是根据利润来收税的,而是根据你的销售收入来收税的,就是说只要你钢铁厂还在卖钢材,不管你的钢材挣钱没挣钱,都要收税,因此说,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它不会允许,更不会鼓励国有的钢铁企业减产,限产,那么民营的应该讲市场化运作了,但是民营钢铁厂普遍认识到一点,就是说我如果我首先限产,我首先减产,那么银行业、税务、包括用户都会造他的反,因此中国钢铁行业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怪现象,就是明明知道赔也在生产。

  刘芳:情况其实还不仅如此,中国发改委最近还又批准再建造两家大规模钢厂,建造总费用高达205亿美元,今年5月24号,广东湛江钢铁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您或许还记得这位心情激动的湛江市长忍不住就站在国家发改委门前亲吻了这一纸核准批文,而另一个同时获批开工的钢铁项目在防城港,两家产能都在千万吨以上,钢铁业内当然一时为之哗然。

  解说:就在这张市长亲吻批复文件的照片登出的第二天,何志成发表了一篇“吻增长还是稳增长”的文章。

  何志成:我第二天我写文章,是吻增长还是稳增长,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如果是一个普通的钢铁生产企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个地方政府的一个主管的官员,却对我国的产能过剩一点警惕都没有,或者说他没有从全国的范围,世界的范围去思考,自己应该做怎样的产能布局。

  马忠普:我想湛江防城港恐怕没有银行愿意借给他们钱,所以尽管批给它了以后,银行当然是现在变得越来越精了,所以他们不太会说因为发改委批了你们就把钱借给你,因为这些项目今后如果没有利润的话,还会砸在银行手里,尽管发改委批了项目,但是发改委并不会给你背书,说这个钱如果亏了我会给你的,因为他也没有钱可给。

  解说:撇开政府的影响之外,作为钢铁企业本身,为何又不能做到自主限产或停产呢,就管生产,销售完全是钢贸商的责任,而钢贸商由于中国的钢铁行业,就是钢铁产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一直是供不应求,谁有了钢材、谁就有了财富,所以,钢铁厂豢养了一大堆钢贸商,中国的钢贸商说出来数字都惊人,有20万家,中国的钢贸商有20万家,而钢铁厂跟钢贸商什么关系呢?就是每年签一次合同,你跟我这拿,比如五千万吨钢,或者一万吨钢或者是十万吨钢,签好以后把钱一半先打过来,然后我按照合同价格给你供货,不管这个市场,这个价格是涨还是跌,反正这个价得那么如果这个市场是涨的,钢贸商就赌对了,但是一旦遇到了这种持续性的下跌,那钢贸商不就惨了吗?所以钢贸商是受害最大的群体,因为钢铁厂他已经把风险的一半卸给了钢贸商,就是我不管怎么样,反正你跟我签订合同了,你得拿走了,钢铁厂相对来说风险不大,所以钢铁厂它也没有限产,停产的那种决心。

  钢产能占全球1/2 铁矿石定价受制于人

  解说:造成钢铁全行业亏损的原因,除了产能严重过剩之外,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是另一个主要原因,作为钢产占据全球将近1/2的中国,一直在铁矿石定价权上受制于人,中钢协一度指责以普氏额代表的外资指数机构被三大矿山操控,抬高矿价,2011年,中国正式推出自己的铁矿石价格指数,然而就在铁矿石价格下跌,港口库存堆积如山之际,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品平台已经连续出现零交易周,也就是说一周竟然没有成交一笔一

  何志成:为什么我们自己的铁矿石期货市场零成交,表面上看是铁矿石没人要地但这里面隐藏着一个非常大的黑洞。我刚才讲了,我们国家的钢铁厂跟国外的钢铁厂不一样,国外的钢铁厂是产供销一条龙,不能只管生产,我的原料采购,市场销售都是由我管的,可是我们国家有个怪现象,原料采购不管,市场销售不管,就管生产,而原料采购,尤其是铁矿石煤矿这种采购权,往往叫肥水不落外人田,仔细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很多钢铁厂的铁矿石、焦炭的进口权都是在亲戚、朋友、儿子、孙子这种姻亲的手上,这也是为什么铁矿石价格下不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期货市场没有人去,去那儿干嘛,去那儿他们自己就没有油水了嘛,这么多钢铁厂为什么零成交,你可以低价成交嘛,为什么价格不打低呢?就是在私下里还有一种人,想要维持这种高价,因为只有这种高价,他们才有好处赚。

  解说:另外,造成钢铁行业亏损的第三个原因,就是银行的推波助澜,2010年3月,中央开始对房地产实行严厉的宏观调控,房地产贷款也处于急刹车状态,而正是因为这种资金的急刹车,导致了钢铁行业的进一步扩张。

  何志成: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说房地产多已经歇火了,为什么钢铁业还会进一步扩张呢?因为银行对所有的房地产行业的贷款都停了,但是银行的资金得有出路啊,银行得挣钱啊,而钢铁行业恰恰具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有钢材,它可以进行抵押。

  刘芳:由于钢材属于大宗商品,所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巨额投资,在产销链条当中钢材贸易商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一方面钢厂要求钢贸商预先支付贷款,另一方面下游的用户又需要钢贸商垫付贷款,钢贸商堪称整个产业链里的取款机,里里外外加起来,包括给钢厂的保证金,库存占款等等资金,钢贸商单笔交易所需的资金,大约是交易额的3倍之多,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量,钢材贸易的运作,自然也就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在钢铁行业繁荣时期,由于容易赚钱,所以银行也特别愿意放贷,如今面对资金链断裂的这些钢贸商甚至一度还是银行业争相追逐的优质客户。

  解说:据统计,中国共有钢贸企业20多万家,其中95%都是民营企业,总所周知,银行对民营企业普遍惜贷,但钢贸商却是他们拼命追逐的优质客户。

  何志成:第一,钢铁市场还在涨,第二,房地产市场贷款不让贷,其他贷款都是属于没有风险覆盖或者没有风险准备的,能给一个生产企业贷款,他生产企业找不到担保,没有什么抵押,拿厂房抵押银行又不干,而钢贸商的特点是什么呢?钢贸商他们有现成的库存,就跟房子一样,房子为什么一样,房子贷款为什么银行愿意贷,房子有抵押牙。钢贸商也是,钢贸商有钢材,所以钢贸商去年的贷款大量增加。

  解说:2月17日媒体报道一个叫李国清的钢贸商,因资金链断裂全家潜逃到澳大利亚,李国清欠款10个亿以上,其中5—6亿属于银行,随后又有20多家钢贸企业因为贷款到期无法偿还,近日被上海民生中国光大等银行集中告上法庭,从2012年初开始,逐渐累积的钢材贸易领域的风险终于公开集中爆发。

  何志成:为什么今年上本年很多钢贸商跳楼的,逃跑的,发生很多这样的事情呢,就是有些钢贸商特别是少数地区,比方说上海、福建、江苏、少量的钢贸商利用这种模式就是利用我有库存,诱惑银行,通过多次抵押或相互联保,就是我这几十家钢贸商互相保,你保我,我保你,从银行弄了很多钱,弄了很多钱以后实际上在去年下半年,钢铁市场已经冷了,所以他们这些钱进来以后,他们没有再进钢材,而是把这些钱投到了放高利贷市场,而当时去年下半年的高利市场火爆到什么程度?就是40%、50%都有人要,利益率40%、50%都有人要。

  为什么我说他们会首先死呢,就是首先死的,这已经死掉了,现在如果你到江苏、到上海你能看到,很多去年做这种生意的钢贸商已经死掉了。

  马忠普:贸易企业也好,钢铁企业也好,它由于陷入当前的危机状态以后它经营困难,经营困难以后,它对银行的风险自然就增加了中国也存在一个银行风险,不断上升的问题。

  解说:随后,2012年4月底,银监会办公厅下发的一份通知,明确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调整信贷方向和政策,防止部分钢贸企业虚构贸易背景的套需银行贷款行为发生,从此钢贸商成为银行严厉防范的对象。

  何志成:所以现在银行内部提出防范风险的顺序,房地产贷款不是第一位的,地方政府平台绝对不能贷了,钢贸商属于第二位的,风险监控对象,就是原来钢贸商是属于最优质的客户,现在变成了必须严厉防范的客户群体。

  刘芳:当钢贸行业的风险开始显现时,银行控制甚至是停止贷款,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银行对于钢贸商集体断贷,势必要造成钢贸商资金链断裂,从而会引发行业集体崩盘的,系统性风险,而接下来,如果钢贸商在出现大规模破产,银行就无法收回之前的贷款,呆坏账比率必然要上升,弄不好在其他地方还要捉襟见肘,这是经济链条中最简单的一个连锁反应,但却是一个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很难回避的问题,与其说这是钢贸商的难题,不如说这是对银行业的考验,贷款还是不贷款,现在是摆在银行前的问题,有数据显示到去年年底,中国钢铁工业的总债务高达400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南非的经济总规模,钢铁业已经成为中国银行呆坏帐的定时炸弹,而如果钢贸行业的问题不解决银行跟钢贸商两者只可能是两败俱伤。

  解说:9月6日,继9月5日公布批复总投资规模逾7000亿元的25个城轨规划和项目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再次公布批复13个公路建设项目,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据统计,这些项目的总投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9月14日晚间,美联储正式公布了其最新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还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至此处于寒冬的钢铁行业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通过新一轮的基建投资,刺激市场需求,对钢铁行业而言究竟是福是祸。

  马忠普:中央紧急又推出了第二轮的投资拉动,这轮投资拉动实际也像你说的,主要是以铁路、公路和城市的轨道交通,那么这三大块总投资份额也超过一万亿,而且中央已经表态要把资金尽快到位,如果我们的投资拉动到位,经济不下滑,它供需关系是不是就有一个稳定,它供需关系一旦稳定了以后,钢厂也好,贸易商就开始调整这些关系,我产量和它现象相适应,各种都适应,这个市场不就稳了吗?

  解说:而何志成则认为,除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之外,还要通过国家意志,在十二五期间,禁止新增产能,改善中国钢铁行业的生存环境。

  何志成:钢铁企业是市场化最早最彻底的,政府表面上看是一点不管的,恰恰是因为政府不管,它变成了一个权力经济,变成了一个地方政府经济,完全被绑架了,中央政府反而说了不算了都,那么现在,如果中央政府想会恢复权威,就拿钢铁开刀,坚决限产,同时对严重过剩,像河北这种地区坚决限产,对其他省市平衡限产,就是什么叫平衡限产,就是不管你是国有,还是民营,高炉停产10%,必须停,限产以后解决产能过剩,同时解决铁矿石价格太高的问题。

  刘芳:今天的钢铁行业已经形成了诸侯割据式的利益格局,这其实也是中国经济版图的缩影,如今这个行业的利益链条已经十分的完整,也有一套固有的运作模式,正是这样所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导致了今天的产能过剩,资金紧张的局面,更导致了利益输送和商业腐败,遗憾的是钢铁行业是中国发展的核心产业,因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会中断,中国的很多基建还有事情要做,这些都和钢铁产业密不可分,如此重要的一个行业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当然令人叹息,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并没有遭遇到太多类似于钢铁行业的危机,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中国拥有一套成功的模式,因为所有的问题只会在经济下行周期的时候爆发,而中国一直以来都走在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只有当经济放缓的时候,才能够考验一种制度的优与劣,而钢铁行业折射出的有关中国模式的状况,让人无法乐观,我只希望当下钢铁行业的困难又是一次有惊无险的过山车,希望这一轮惊险过后,地方政府可以远离上项目拼速度的模式,这种模式虽可以赢得一时漂亮的数字,却只会给未来留下更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