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政策能否拯救钢市
关键词:国内钢市,政策,钢市  发布时间:2013-07-25

  近日,随着一系列严厉的环保政策来袭,多举齐下,是否真的能节制钢铁产能?这种猜测可能有点夸大了。

  首先,产能会得以持续,是因为钢厂对后市看好,在GDP和税收的诱惑下,在各种新旧项目的刺激下,才会选择盲目的上马新项目,加剧产能过剩。

  其次,当下似乎需求前景也十分好,不管是铁路、城轨等等基建,又或是未来的城镇化建设,对于钢企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而且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经济逼近下限要稳增长以后,专家们表示,无论采取何种措施,投资将是短期内最有效的刺激手段。目前政策上倾斜较多的主要措施涉及到棚户改造、铁路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房地产企业融资等。第二轮棚户改造即将拉开大幕,国务院已明确表示今后五年再改造各类棚户区的计划,如此乐观的需求,实在找不到理由降低产能。

  虽然钢铁后市在宏观面上一片大好,但是我们知道产能过剩始终是困扰钢铁行业的最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终端需求十分巨大,但是产能还是远远超过了需求,造成了钢材价格始终上不去。产能过剩问题越发严重,对我国钢铁企业生存状态来说就越不利,常年来,钢厂持续的生产并没有使企业获利。如果产能过剩的问题不能解决,我国钢铁行业的利润会被进一步挤压。

  当然,环保政策如果真的发威,对钢铁行业也确实会有影响,今年以来,在环保方面,对钢铁行业特别严格,从对雾霾天气的治理,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即将推出,环保局一直高举着严厉的环保政策的旗帜,尽管对“三高”行业钢铁业有过严厉的举措,但每一次都是不了了之。从上半年的执行效率来看,貌似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钢厂依旧保持高产量,到了7月上旬,才有些成效,但这点成效能不能保持还是很大的问题。

  综合上文的总结,政策就像是教师在教导不爱学习的学生,鞭策一下,会好上那么一段时间,过了之后仍然恢复原状,只有学生自己体会到重要性才会真正的好起来。所以,依笔者来看,政策并非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拯救钢市,钢铁行业这条路越来越艰苦,崎岖。除非政府能够真正的对钢铁产业做一次全面的规划,而不是让环保局这些从侧面来控制产能的决策,才能使现在的钢铁局势发生实质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