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钢铁业“亏损不减产” 3月粗钢产量逆市上升
关键词:钢铁业“亏损不减产” 3月粗钢产量逆市上升  发布时间:2009-04-18

    一边在承受着连月的亏损,一边却在咬紧牙关加大生产,这已成为目前国内钢铁业面临的怪圈。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月份国内粗钢产量的最新数据:3月份粗钢产量为4510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0.3%,但较上月的4042万吨却又增长11%。钢铁企业亏损加剧的情况下,钢铁产量不降反升,使产能过剩的压力更加凸显。

  目前,国内很多钢厂并没有满负荷生产,不过,华菱钢铁(000932)的一位高层还是对记者指出,相比国外钢铁企业40%~50%的减产力度,国内钢厂减产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大。

  另外,国内钢铁咨询机构我的钢铁的分析师张勇也指出,统计局披露的钢产量远远大于预期和最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说明钢铁协会重点统计以外的中小钢厂的钢产量在明显增加。最近,中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厂3月份国内粗钢产量在4290万吨左右。

  分析人士认为,钢材产能的迅速释放和难以控制,以及钢材出口的急速下滑,很可能会导致钢铁企业库存压力的进一步加重。1~3月份,我国的钢材和钢坯出口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尤其是3月份中国净进口坯材3.4万吨,在两年后再次成为坯材净进口国。

  在这两天举行的2009冶金矿产品国际会议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就透露,3月份钢铁行业的亏损比前两月更严重。1月至2,60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有26家处于亏损,亏损面达到31.14%3月的运行情况看,亏损面会比1月至2月进一步扩大。罗冰生表示。

  产能继续释放的同时,下游需求的恢复却仍不理想。根据我的钢铁昨天的最新报告,由于下游需求的不景气,钢材价格已经连续十周回落,17日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19.9,比上周下跌了1.20%,相对上月下跌2.80%,比去年同期更是下跌41.20%

  联合金属研究中心分析师胡艳平认为,钢材市场回暖道路还比较漫长。首先是出口仍难言乐观,随着出口分流作用的减弱,国内市场压力明显增大,供需矛盾突出。另外,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现象突出,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多各自为战,往往只有陷入亏损后才被迫停限产。因此,我国钢铁业已进入价格跌至低谷-钢厂限产-涨价-复产-再跌价-再限产的怪圈,一旦行情稍有好转、生产有微利时,企业就会积极复产,产能过剩难以彻底缓解或根治。(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