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让买家吃尽苦头 澳大利亚矿产盛宴终要散场
关键词:国际钢市,澳大利亚,矿产  发布时间:2012-08-30

  澳大利亚资源和能源部长马丁·弗格森日前表示,矿业繁荣已经结束。这一言论立即引发包括总理吉拉德在内的多名高官反驳,后者坚称矿业繁荣远未终结,仍将支撑澳大利亚经济持续增长。

  以此为由头,围绕矿业前景的零星言论正演化为多空观点的激烈碰撞,折射出澳洲矿业的复杂变数。尽管过度唱空矿业可能操之过急,影响矿业的空头因素却值得冷静思考。

  矿业巨头纷纷出台收缩策略

  近期,必和必拓、壳牌、伍德赛德等矿业巨头先后宣布推迟在澳铁矿、天然气等项目,涉及投资金额迄今已超680亿澳元(约合704亿美元)。一连串收缩动作的直接动因是市场走向的不确定性。

  受欧债危机、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主力铁矿石价格从去年同期每吨约180美元震荡下行至每吨100美元下方,创2009年12月以来新低。

  矿业巨头出台收缩策略的推手远不只价格走低。汇率、税率、融资和产业利润分配结构等因素均不容忽视。里昂证券公司分析师伊恩·洛珀说,2008年铁矿价格跌至每吨60美元,但当时澳元对美元汇率仅为1比0.6,成本相对较低。然而近年来,澳元对美元汇率突破1比1.1的高位,并在过去一年稳定在1比0.93以上。这意味着,在市场价格走低之际,矿商边际利润甚至会小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际。

  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高瑞思指出,过去10年,澳洲矿业开发成本以美元计算增加了七倍,增加成本中的一半直接肇因于澳元汇率飙涨。

  当前,澳政府努力推动碳税、矿产资源租赁税等改革。税费提高连同澳元汇率居高不下等利空因素,将显著增加矿业开发成本。

  澳大利亚矿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澳热能煤每吨新增产能成本近五年内上涨三倍,以致相关项目的可行性成疑问。较之西非,在澳大利亚开采铁矿的成本高出75%。

  此外,某些中小矿商还必须关注融资成本。

  上下游利润分配悬殊不公

  除上述因素外,澳洲矿业更为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当前产业上下游利润分配悬殊不公的现状。

  以铁矿石为例,据业内人士透露,西澳大利亚1吨铁矿的离岸成本不足60美元,而近年来离岸市场均价却高达160美元左右,连续多年维持两位数增幅。在矿商赚得盆满钵满之际,不少中国钢铁企业却连年蒙受亏损。受钢材需求萎缩影响,今年上半年亏损的中钢协会员企业超过三分之一,8月亏损面扩大到80%以上。中钢协人士表示,目前中国钢铁行业每生产1吨钢的利润仅为1.68元人民币(约合0.26美元)。

  作为中国钢铁产业的重要原料基地,西澳超过70%的铁矿供应中国市场。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在产业下游面临大规模、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下,矿业盛宴究竟还能享用多久?

  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尚待完成,且澳矿业投资累计存量高达2700亿澳元(约合2796亿美元),矿业仍将支撑澳经济增长。此外,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大宗商品市场推波助澜,若当局释放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仍可能推高市场价格。

  然而,如果今后空头因素持续发力,互相影响,难免推动本轮矿业繁荣走下坡路。

  澳大利亚中央银行近期表示,矿业投资预计将于2013-2014财年达到顶峰,随后将经历多年下行,非资源类部门投资相应将出现上行。这或许有助于缓解当前澳大利亚的“双速经济”困境。

    中国钢材网观点:没有只跌价不涨价的商品,也没有只涨价不跌价的商品,任何暴利行业都有终结的那天,因此,对于澳矿眼下的局面没什么不可以理解的,只是,笔者认为,三大矿山暴利的时代不大可能这么容易的走到终点,预计我国钢铁行业有回暖迹象之时,人家已经“东山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