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钢铁行业继续面临市场需求减弱、钢材价格下降、原燃材料价格高企、效益不断下滑的严峻形势。钢铁行业上半年在调整中举步维艰,下半年又将面临怎样的局面?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赵湘鄂与国信证券分析师郑东为读者解开迷雾。
A上半年钢铁上市公司表现如何
赵湘鄂:整体业绩大幅下滑
2012年上半年,钢铁行业总体承压较重,钢铁行业出现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行业亏损。
从华泰联合钢铁行业股票池的48家重点公司2012年第一季度情况来看,营业总收入约3370亿元,同比降低3.45%;营业总成本约3187亿元,同比降低0.22%;净利润约为-12.8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1.03亿元,出现大幅下滑。
虽然整体业绩不佳,但受管网建设提速、西气东输三期招投标带动,钢管公司整体净利润同比、环比变动情况都远优于其他钢厂,如久立特材、金州管道、常宝股份、玉龙股份等少数8家钢管及新材料公司的赢利同比增长高达20%以上,表现出较强的抗系统性风险能力。
2012年第一季度,钢铁公司亏损情况较严重,预计第二季度业绩同比仍大幅下滑、环比改善空间不大。二季度钢铁行业赢利较差的态势仅是有所缓解,但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分产品看,由于产品赢利能力依然较差,预计钢铁行业重点公司中报总体业绩同比大幅下滑将成为普遍现象。
郑东:普钢板块整体亏损
我国钢铁行业2012年上半年处于微利状态。截至2012年4月底,全行业纳入统计的炼钢企业共有287家,共实现收入3015.5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3%。
我国钢铁上市公司收入自2009年后还是持续增长,普钢板块上市公司净利润2011年下降了近50%。特钢板块相对较好,2011年净利润仍然增长了47%。
但是,2012年第一季度,钢铁上市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快速下滑,普钢板块公司收入同比下滑了6%,特钢板块公司收入同比下滑了1.6%。但普钢板块公司净利润合计为负的23亿元,特钢板块公司的净利润只有1.64亿元,分别同比下滑了134%和56%。
此外,普钢板块上市公司毛利率从2007年的13%持续下滑,到2012年第一季度已经降到了4.55%,大多数企业处于微利和亏损状态。
价格的下降使得毛利率和净利率下滑的幅度更大,特钢还能保持微利,而普钢板块上市公司在2012年第一季度从行业整体来看已经处于亏损状态。
B什么原因导致了行业整体亏损
赵湘鄂:供需矛盾是亏损根源
2012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终端需求虽然因传统季节性改善,但其幅度大大低于预期,是导致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根源所在。
2012年新达产的高炉将有53座,涉及产能7374万吨,钢铁总产能已完全接近9 亿吨,产能增长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若无终端需求的有效跟进,将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
2011年上半年,长材受新增产能较少、需求增速较快带动,长时间赢利超越更为高端的板材,出现了中低端产品与高端产品赢利倒置的现象。受此驱动,2012年长材新增产能十分明显。近几年,附加值较高的冷轧类产能也在快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冷轧产能将达1.2亿吨,硅钢则为1530万吨,整体钢铁行业供应已出现高、中、低端的全面过剩。今年,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供应端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4万亿投资接近尾声,其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下滑、下游行业需求减速等来自需求端的问题则更为严重。
郑东:原料成本挤压利润
由于一些地方中小钢铁企业在建产能难以统计,我国实际粗钢产能可能更大,产能过剩的压力一直存在,而且随结构调整产能过剩压力日趋加大。
目前,钢材产量屡创新高,而钢材价格不断下跌,尽管上游的铁矿石和焦炭价格也跟随下跌,但利润空间在不断压缩。总体来看,钢铁行业毛利率、净利率和赢利不断下滑。
由于多国提高铁矿石出口关税,加上国内矿石品位不佳,都限制了铁矿石价格的下跌空间。焦炭价格下跌幅度明显小于钢材价格下跌的幅度。上游原料成本压制钢铁行业的利润水平。尤其对于普钢行业,已经进入亏损时代。
C下半年行业能否扭亏为赢
赵湘鄂:行业赢利将更加恶化
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基本面情况与2000年前后的极度困难时期非常相像,传统需求旺季钢价逆势下行,若不考虑大规模减产或出现新的投资拉动,下半年钢价情况也不容乐观。
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回落明显,但随着钢价快速下跌,冶炼成本同步下移并不能带来整体行业赢利的大幅改善,反而使得钢厂在不断下滑的市场态势面前对原料采购更加谨慎。由于当前钢价的成本支撑因素不断被弱化,使得下半年市场仍有下滑空间。预计主要产品下半年利润仍将较差。
按照我们对于钢铁行业的周期判断经验,钢价下行通常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钢价迅速下降,成本降幅相对滞后,吨钢毛利大幅下降(如去年第四季度)。第二阶段表现为产能利用率较低、倒逼成本下滑、钢价虽然下行但可能出现吨钢毛利环比改善的情形(如今年1、2月份)。第三阶段是产量回升并伴随新一轮跌势开始,直至跌破边际效应,而从当前来看正是如此,将迫使行业整体赢利将更加恶化。
郑东:赢利下滑在所难免
钢铁上市公司2012年赢利压力很大,众多企业也通过降低成本费用、发掘内部潜力、适当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其他产业、通过资产注入和收购向上游铁矿石领域渗透、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通过与集团的原材料采购关联交易等来尽量改善赢利的状况。
但是,在钢价持续下跌、净利率已经很微薄的情况下,下半年钢铁行业业绩难有起色,行业整体亏损和赢利大幅下滑在所难免。
D行业是否还有投资机会?
郑东:行业不具整体性机会
总体来看,行业下半年不具有整体性机会。理由如下:行业产能过剩,产量屡创新高,下游需求短期难以跟上产量的增长;上游原料成本压制,钢材价格跌幅大于原料下跌幅度,导致毛利率和净利率持续下滑,这种格局短期难以改变;国内外经济疲弱,短期内难有恢复迹象;重点项目推进和政策面的放松,效果还需时日。
2012年下半年,行业整体性机会不大,但随着发改委批复的投资项目的陆续开工、房地产市场开工的恢复以及政策放松带来的需求增长,或存在交易性机会。
赵湘鄂:重点看需求观减产
钢铁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主要还是供需矛盾,惟有靠政策带动下的需求回升或市场机制调节下的大规模减产才是缓解药方。在当前时点来看,我们依然对下半年的情况心存顾虑。钢铁行业需求端的荣枯极大地依赖于政府投资政策的拉动,这一点在近几年体现得十分充分。
在2007年金融危机袭来的一片恐慌中,政府大手笔推出4万亿元投资拉动政策,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保障房建设、铁路建设相继给钢铁需求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是,后期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建设结算资金到位难、投资热情降温所带来的落差等,积累到去年第四季度集中暴发,导致钢铁行业自去年10月中旬以来出现了长达8个多月的行业大规模亏损。
因而,虽然国家在今年5月份提出要迅速启动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但当前市场资金情况不同往昔,在国家货币政策没有大幅松动的情况下,大干快上之际更要考虑中长期风险。今年下半年钢材消费短时虽存在结构性利好因素,但其程度未知,仍需要一段时间来观测。
影响钢铁行业未来走势的另一个关键变量就是减产情况,今年以来钢铁量价走势已出现了较大背离,减产迫在眉睫。
需要注意的是,钢铁行业减产协同效应一向较差,根源在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成本情况差异较大,使得市场一旦有所反转,产量会迅速恢复,矿价也会随钢价同步上行。因此,当前减产更需要重时重效,惟有持续性强、范围广的钢厂重新洗牌才是对市场转好真实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