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央行“开仓放粮” 钢铁业“忍饥挨饿”
关键词:国内钢市,央行,钢铁业  发布时间:2013-07-29

  近日,中国金融机构改革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央行宣布将全面开放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而对于深陷“钱荒”困境的钢铁行业而言,尽管贷款利率“解禁”,但对于高负债率的钢铁行业而言,今后一段时间内依然可能要面临资金方面的“忍饥挨饿”。

  解禁的“资金洪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央行此举不仅是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里程碑事件,更是化解影子银行风险,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的积极尝试。

  据记者了解,央行的本轮改革主要包括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几个方面。

  而对于由此可能产生的影响,记者也专门采访了业内人士。“银行取消贷款七折下限,在心理层面上,短期对于银行业来说是利空的,但从中长期来看,不算是绝对利空银行,好企业银行会竞相降价争夺,差企业价格上浮才能拿到,落后产能企业资金成本会更高,银行会更加嫌贫爱富,目前市场资金总体紧张,不会利空银行。”南华期货钢铁行业分析师高金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华润投行部总经理倪冰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银行业剧烈分化能真正体现每个银行软硬实力。而这种竞争的结果很可能是大行对优质客户服务能力突出,中小行将淡出对此类客户的角逐。中小型银行将更注重有一定议价空间的中小型企业,重视资本集约型业务。

  钢铁行业日子依然不好过

  从某种意义上讲,开放贷款利率有助于资金向实体经济倾斜。但是对于深陷资金“贫血”的钢铁行业而言,本轮金融改革的利好很难能够分享到。

  近日,有消息称央行下发内部通知,严禁向水泥、炼钢、炼铁、化纤、电解铝和煤炭等近十个产能过剩行业发放新增贷款,同时禁止上述行业以短融券、中期票据、可转债、新发企业债等方式融资。此外,对愿意自动停产、弃产企业,可减免部分贷款利息或帮助转产。记者向多家银行进行了求证,均被告知暂时无类似的通知,尽管如此,这从侧面证实了钢铁行业未来一段时间融资难将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众所周知,目前钢铁行业是国家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银行的这次贷款利率改革,对于像钢铁行业这类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在后期银行资金层面上,将会是一个严重的打击,银行将更加不愿意给这些行业贷款。”高金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

  钢铁行业要想取得贷款,就要付出比其他一些朝阳行业更多的贷款资金利率成本,在目前钢材价格一直弱势运行,且需求疲弱的情况下,一些资金压力大的钢厂以及钢贸商虽然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但为了不流失已有市场,为了能继续获得银行贷款,他们不得不继续生产、继续销售,然而由于银行的嫌贫爱富,他们的贷款成本也越来越高,这样对于本来就处于风雨飘摇中的钢铁行业来说,将是雪上加霜的打击。”“一些资金压力较大的企业将会因为难以承受的资金成本压力而选择转行甚至退出钢铁行业。不过,从长远看,对于解决目前钢材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还是有一定作用的。”高金房进一步补充说。

  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对于本轮的金融改革钢铁行业很难获得实质性的支持。贷款利率放开,是指对资信好、预期盈利大的企业才会用较低的下浮利率。”分析师表示,“现在不是还有消息称,央行要禁止给钢铁等过剩产业放贷,这种短期对钢铁行业肯定算是致命的,但是长期会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毕竟淘汰一批之后,钢铁行业会步入更加健康的轨道发展。”分析师进一步补充说。但是她同时也表示这也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提高钢铁行业的准入门槛,从而防止淘汰落后产能最后功亏一篑。“其实这次改革只是一次不疼不痒的改革,是国家利率市场化走出的第一步。以前国家实行银行贷款最低七折的时候,对于一些实体企业来说,要想取得贷款,其实也几乎是没有在基准利率之下的,最低也就维持在基准利率的九折,就这样还是针对一些成长性企业的政策优惠。因此,在目前企业整体缺钱的情况下,这次银行利率贷款下限取消,说白了对于实体企业来说还是得不到实质性的好处。”高金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