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铁矿石资质“松绑”能否改变进口格局
关键词:国内钢市,铁矿石资质,铁矿石  发布时间:2013-06-28

  长期以来,铁矿石都是中国钢铁行业不能承受之重。而现在铁矿石市场又传来了新的变化:近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铁矿石进口许可证实行网上申领的通知,这意味着进口铁矿石资质有望松动。

  伴随着铁矿石资质的“松绑”,不少企业在铁矿石进口的环节上就可以有效避开“二道贩子”的介入,从而直接进口自己需要的铁矿石。这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但是铁矿石进口资质的松绑究竟能给钢市带来多大的影响,目前还有待观察。

  松绑不意味着取消

  6月7日商务部发布《关于铁矿石和氧化铝自动进口许可证实行网上申领的通知》,要求为促进贸易便利化,方便企业经营,自7月1日起,对铁矿石和氧化铝自动进口许可证实行网上申领。

  对于铁矿石进口的重大变动,不少业内分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此次发证方式的转变将为日后的变革打下基础。对于此次政策的出台,他们更多的将此解读为铁矿石进口资质将逐步转变,甚至可能取消。

  但就在不少人正在疑惑铁矿石进口许可证实现网上申请是否意味着资质限制取消的时候,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铁矿石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对进口贸易并不构成限制,不可将其当成是对进口铁矿石实施的资质管理。从商务部的通知来看,如沈丹阳所言仅是管理方式的不同,改变了铁矿石进口许可证发放的方式。但是不少业内分析人士并不这样认为。“自动许可证发放是铁矿石资质限制变革的第一步,取消资质限制是迟早的事情。”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

  钢厂减负有几许?

  据记者了解,在商务部之前的政策中,只有包括宝钢、武钢、五矿等在内的118家进口商(钢厂和铁矿石贸易商)拥有进口铁矿石的资质,而这些企业通常收取平均每吨0.5~2美元的费用,再将铁矿石出售给没有资质的钢厂和贸易商,就像“二道贩子”一样从中赚取利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企业垄断了铁矿石的进口贸易,但对抑制铁矿石的价格方面却并没有多少作为。

  松绑之后的铁矿石进口资质,究竟能否为钢铁企业减负,目前还很难说。“铁矿石进口管制松绑之后,对于那些中小钢厂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这里面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些钢厂需要有进口资质。”

  但分析师也表示,对于那些没有进口资质的小钢厂而言,这并不意味着无利可图。“对于没进出口权的小钢厂而言,由于铁矿石进口资质的松绑,他们的可选择余地也相对多一些,在原料采购方面也可以用一些倒手少的货了,相对的也降低了铁矿石的采购成本。”分析师进一步补充说。

  而对于大钢厂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华商务网分析师王英广表示,此次对铁矿石进口管制的松绑对大钢厂的影响不大。“像宝钢、武钢这样的大钢厂,他们都有铁矿石的进口资质,甚至很多都在之前118家的进口商名单之中,这些企业多数都与国外的矿商签订了铁矿石的进口协议,很少在港口采购矿石现货,所以铁矿石进口资质的限制放松对他们的影响不大,对钢厂的盈利带来的影响同样也不大。”王英广表示说。

  转变格局仍需下大工夫

  据记者了解,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仅去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及其精矿7.44亿吨,同比增长8.4%。而中国的铁矿贸易量更是占全球铁矿石贸易2/3的市场。进口资质松绑后带来的“百家争鸣”能否扭转我们在铁矿贸易中的被动地位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铁矿是进口管制的放松,对于矿石贸易商们而言,影响并不大。不少贸易商对此的反应也不是很‘感冒’。”分析师介绍说,“这和当前铁矿石市场的持续低迷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换做是几年前行情好的时候,影响会立竿见影显现出来。估计到7月份,市场上这种影响还是不会很明显,这个市场太缺乏活力”。

  分析师同时表示,进口资质的放宽,随着介入铁矿石贸易的人数增多,对于中钢、中建材这种大贸易商的垄断地位会形成一定的冲击,同时铁矿石价格的炒作空间也会相对得到抑制,可以促进铁矿石价格的理性回归。

  王英广则表示,中国钢铁行业要想彻底改变铁矿石市场的格局,仅靠放宽进口限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提高战略调控能力。对于如何提高这种能力他也为记者做了进一步的解读。“这种争夺战略调控能力首先就体现在争夺话语权和定价权方面。”王英广表示说,“中国每年有10多亿吨的能源进口量,可是除了资源的定价权甚至连海运费都被人家控制着,这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在战略调控能力上的不足。”

  “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最起码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购买国外优质矿,或者至少占有一定的股份,然后就是组建中国自己的远洋船队,挤压海运市场,降低海运费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们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王英广进一步分析说。“矿价下跌对国内钢厂来说也是痛苦的过程,等到国外大矿商通过减产等手段使铁矿石供需达到一定的平衡,如果遇到经济好转,需求好转,矿价跟着就涨起来,国内钢厂还是坐等吃亏。”王英广有些无奈地表示说。“如果我们真能做到未雨绸缪,有自己的矿,到时候放出资源平衡三大矿,对稳定矿价有多大意义我想就是不说,大家也应该知道其中的重要性。”

  似乎是在印证王英广所说的话,据记者了解,5月份粗钢产量降了,矿价却涨了,这其中很大程度是受国内矿山减产和钢厂补库存影响,铁矿石在当前价格受到一定支撑。而我们在解决铁矿石的问题上依然在纠结于期货何时落地,即使到时候成功落地,操盘的依然是三大矿商,我们的地位又怎会有丝毫的改变?

  改变中国铁矿石的进口格局,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