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钢协的困境:铁矿石谈判越来越像是一场闹剧
关键词:中钢协的困境:铁矿石谈判越来越像是一场闹剧  发布时间:2009-08-11

整个过程越来越像是一场闹剧。代表中国进行年度铁矿石采购价格谈判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SA)正处于一种荒谬的境地:谁也不相信。

中国政府部门指控铁矿石生产商的代表必和必拓(Rio Tinto)从事了6年的间谍活动,致使中国为铁矿石支付了逾1000亿美元的额外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中钢协也就不太可能签订整个行业的基准价格协议。与此同时,中钢协官员仍坚称,铁矿石现货市场受到投机者的操纵,因此不能反映真实需求。

上周,中国铁矿石进口价格升至10个月来的新高,每吨达110-112美元,较4月中旬的低点高出近80%,也比5月份矿商与亚洲其它钢铁企业议定的价格高出近50%。几乎没人认为价格会很快回落。据报道,中国第三大钢铁生产商武汉钢铁(Wuhan Iron & Steel)已计划下月将热轧板卷的价格上调逾五分之一。

其结果是,虽然中钢协仍试图维持一切尽在掌控的表象,但其成员企业却忙着与供应商私下达成协议,以避免支付(高昂的)现货价格。有些企业看起来已经接受了——至少暂时接受了——矿商与日韩钢铁生产商达成的协议价格,即在去年价格基础上下调33%44%,但中钢协仍拒绝接受。矿商们自然乐意奉陪:鉴于现货价格比原始协议价格高出如此之多,它们没有理由加快与中国生产商议定基准价格的步伐。

基准价格体系本身应当会存续下来。两周前,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阿塞洛-米塔尔(ArcelorMittal)在发布第二季度业绩的同时,重申将忠实于长期合约制度。但表面上代表了全球近半数铁矿石买家的中钢协,正迅速失去其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