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钢企巨亏 业界称还未到最困难期
关键词:国内钢市,钢铁,上市公司,非钢  发布时间:2012-07-10

  【10日钢铁新闻连连看第一批落后产能名单公布 涉及钢铁1815万吨

  三千周宁人岛城端“钢饭碗” 全球钢铁供需进入“峰值期”

      钢价上涨难度加大 上半年钢企巨亏 业界称还未到最困难期

  多重利好迎来钢价或将逐步企稳 钢贸传统盈利模式的杀手:电商?

  钢铁行业“困兽斗”  央行再次降息对钢市影响分析 三问钢铁“钱荒”

  2012年世界500强出路 中国上榜公司名单 榜单要点解读

  韩国男子开车撞击日本使馆 黄岩岛危险信号:北京同时两动作暴露大机密

  如果说钢铁企业依靠“非钢”业务还能撑得住,那么大部分没有“非钢”业务的钢铁上市公司则变得脆弱不堪。

  截至昨天,已经公布业绩快报的三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纷纷预报上半年业绩为亏损,且亏损额不断扩大。

  鞍钢股份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9.76亿元。凌钢股份上半年预计亏损2.32亿元,业绩同比降低188.55%。中钢吉炭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450万元~4650万元。

  对于业绩亏损,鞍钢股份表示,由于钢材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2%以上,使公司效益同比大幅下滑,其他公司也大多将原因归咎于原料价格高企和钢材售价低迷。

  “现在的行业困境是每个行业在一定周期都会遇到的,也是之前快速发展后必须经历的阶段,但是现在还不是行业最困难的时候,真正的调整需要至少几年的时间。”分析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该人士认为,真正的调整是行业洗牌、优胜劣汰的开始,预计3~5年以后才能真正开始,现在企业虽然很困难,但还能撑得住。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为25.33亿元,同比下降达94.26%。如果除去“非钢”产业,全国钢铁行业炼铁炼钢主业绝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而“非钢”业务大部分都不在上市公司资产中。

  为了应对目前的困境,全国钢铁企业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应对,分别是降本增效、提升管理和发展“非钢”或延伸产业链。

  例如,武钢集团的应对之策是,以钢铁为主,同时大力发展“非钢”行业,如养猪业、城市服务行业。不过其涉足养猪业引发的争议也最大。

  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则表示,鞍钢更注重“多角化”发展,即围绕钢铁主业,伸出一条条触角。如围绕钢铁生产的上下游链条发展新产业,一来降低原材料成本,二来提高产品附加值。

  分析认为,钢铁企业解决困境根本的途径还是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提升管理效能。

    中国钢材网观点:凡事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足的应对,结果往往比较让人满意,国内钢贸商也应该持有这种心态,千万不要得过且过,要积极转型、突围。显然,钢市前景未明的情况下,钢厂“赚外快”合乎时宜,钢贸商也应该想点招数,笔者认为,眼下,钢贸商传统的盈利模式已经失效,而物流、深加工、钢贸服务业前景广阔,有实力、有条件的商家可以在这些方面下点功夫。